A10: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彩楼组打造“熟人圈”让陌生邻居熟悉起来
任莹莹 江跃中
  如何提高社区公共事务的居民参与度,如何重建邻里情感、重塑自治活力?普陀区万里街道颐华第二居委会积极探索“七彩楼组”微自治项目,将社区自治范围划小至楼组单元,通过创建特色楼组,让居民走出小家,在楼里找到归属感,从而辐射至整个社区,积极打造社区七彩“熟人圈”。目前已成功创建了先锋楼组、关爱楼组、睦邻楼组、环保楼组、亲子楼组。

  “见人遇到困难时,主动搭把手,让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让共同的社区和谐起来。”颐华第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蒋建芳说,这是创建“七彩楼组”的初衷,也是建设“同心家园”的目的之一。

  “小区14号楼有退休党员5位,个个都是志愿者。”树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先锋楼组”率先揭牌。颐华二委自治家园理事会理事长朱富春介绍,这个楼组还住着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党员张铃,家中陈列着上千件党的珍贵史料,还有他抄写的党史党章。在朱富春的建议下,小区每月的党组织生活就放在张老家中开展。加之张老很乐于与大家分享,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他的家成了小区党员们甚至共建单位经常参观之处。

  紫颐园是新小区,入住的年轻人多。43号楼业主自建了微信群。因为孩子,年轻的家长们走在一起,脸熟了,也叫得上名了,时间久了有什么急事彼此还都互相照应。有了良好基础,得名“亲子楼组”。

  “年轻人白天出门工作,老人在家照顾孩子,却在发愁带孩子去哪里玩。”曹老伯和女婿想利用一楼门厅空间,设计一个生动活泼的儿童天地。在居委会和居民的共同协助下,儿童乐园建成了。小书柜里陈列的书籍、摆放的玩具,不少都来自居民的共享。孩子们在这里看书、玩玩具、画画,既安全,又方便。

  “独门独户不独居,你家我家是一家,这是咱们‘睦邻楼组’的特色。”楼组长许文霞介绍说,楼组居民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平时见面热情地招呼、生活中互帮互助、逢年过节走家串户……楼上楼下如同一个大家庭。走进楼道,温馨感扑面而来,全家福照片贴满了墙面,楼组公约一目了然。“正是由于大家相敬如宾,邻里间的小矛小盾,一般都能快速解决。” 

  通讯员 任莹莹 本报记者 江跃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专题报道民生篇
   第A03版: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专题报道民生篇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广告
传达民情 汇聚民意
医疗剧细节出错 你能够容忍吗?
过敏可轻可重 小心关爱患者
七彩楼组打造“熟人圈”让陌生邻居熟悉起来
“狭路相逢”人难行
边吃美食边看剧 结局还能自己选
新民晚报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A10七彩楼组打造“熟人圈”让陌生邻居熟悉起来 2017-05-02 2 2017年05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