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7年07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职业培训
朱晓昆
  朱晓昆

  我们家的钟点工阿姨,她的日常工作是街道的助老员,也就是每天要到排定的几个孤老家里去探望一下,看看老人情况怎样,并帮忙料理一点家务。

  前两周,她参加了街道安排的针对助老的专项培训,主要内容是一些老人常见病的紧急处理和日常护理。虽然用的都是自己的时间,阿姨还是很满意这样的培训,她说关键是“非常实用”,学的都是实际操作,解决的都是可能遇到的问题。另外,培训也能给阿姨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1000多元的学费个人负担200元,通过考核顺利结业后每月工资可增加100元。

  无独有偶,我所在小区的保安,最近似乎有些排不开,物业经理解释说是因为有两人去参加培训了。留下来顶班的同事累归累,也并不抱怨,因为这次的培训是“每个人都要轮一遍”。据说这是小区保安参加的第一次全员制专业培训,为期也是两个星期。“培训出来好像没工资可加”,一个保安笑着说:“不加钱,学点规范也是好的。最起码一点,有道理好讲了,不会经常和人吵架了啊。”

  从这里,我们已经有理由感受到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正在逐步养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正在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

  “这种培训,不长工资也要学。”这是我家钟点工阿姨的肺腑之言,这也是她3年中第二次参加培训。这说明,一方面,在从业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本身有进一步学习的意愿;另一方面,此类“满满干货”的职业培训,确实能对实际工作有帮助、带来益处。

  助老员和保安,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种,在经过相对简单的上岗培训后,基本就没有职业进程中的再充电了。而实际情况是,无论是居家老人的照看,还是小区的日常安全管理,如今都提出了越来越多甚至更个性化的要求。就像我们小区的物业经理说,培训了回来,还要根据这里的具体情况提建议出对策,也就是学以致用吧。

  每一行都是一个专业,都和专业学习分不开。期待着经过培训的助老员和保安们,能成为自己这一行的专业能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教育/健康E题
   第A26版:汽车周刊
   第A2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别让手游变成电子毒品
职业培训
“骑牛上学”并非国学真谛
新原始人
共享?独享?
医德不应该“退休”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职业培训 2017-07-05 2 2017年07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