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早已成了大家的行动指南。运动好啊,可这个“好”却必须建立在“适宜”和“适度”的基础上——这可是我在参加了一项对抗性运动的过程中造成了膝盖骨损伤后医生给我的忠告。
所谓“适宜”,即指老年人参与的运动项目必须适合自己的体质。因为许多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基层性疾病,而每一种疾病适宜参加哪一些运动又都是有讲究的。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只适宜参加散步、慢跑、太极这几项运动,像参加瑜伽就不行了。尤其像一些含有快速转体,下蹲、劈腿、冲刺等动作的运动更是应该严格限制,不然的话就有可能加重心脏的负担,增加脑血管破裂的风险。故老年人必须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来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切不可盲目、随性,必要时还需到社区卫生院请教一下医生为好。
所谓“适度”,即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自己的体能定出一个“量”,切勿过度。因为老年人的骨骼、关节与体内的许多脏器经过了几十年的运作之后开始进入了老化阶段,即使你无任何基层性疾病,且体质一贯强健,但也不可能再有年轻人那般充沛的活力,运动过后,体力的恢复期会延长。切不可高估自己的运动能力去参与一些对抗性、竞技性的运动项目。俗话说:“人生有度,胜在适度。”只有把握住了“度”,身心才能放松,体魄才会强健。反之,伤心又伤身,精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