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博物馆教化作用的发挥,需要参观者的兴趣来配合。简而言之,参观者爱去博物馆是他们多去、常去的前提。博物馆除了担负艺术普及的教育功能外,还提供了一个美妙的社交场所。拍照并在朋友圈分享,展现了参观的乐趣,还可以在与朋友的互动点赞里收获喜悦,参观者的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得到公认。
但是,发朋友圈并不是在博物馆获得乐趣的唯一途径。相反,如果进了博物馆,而只顾着拍照,对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沉淀视若无睹,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博物馆的普及、教育功能,也不是仅仅将观众吸引进来自拍两张就能实现的。
我们期待博物馆的管理水准与时俱进,在许可范围内让观众拍照留念,切莫因管理难度提升而一禁了之,而应将相机使用的规定,分场地、分展览、分层次清晰地告知观众,同时呼吁观众做一个文明的参观者,在使用相机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以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文物。除此之外,不常看展览的观众进馆来了,拍照之余,还可以做些什么?博物馆可以有怎样的引导、介绍,观众可以做一些怎样的功课,值得博物馆和观众一同思索。 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