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不同人聊到舞蹈时,给剧场总经理张博文感触最深的就是“舞蹈,看似很高冷,其实却是最亲民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舞蹈因没有语言障碍,受众群广泛到出乎意料。在上海众多舞蹈培训机构里,各大高校里的学生舞团里,白领和知识阶层,甚至社区里跳广场舞的阿姨们,从3岁到70来岁,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都热爱着舞蹈。”
得益于这一发现,张博文按不同层次、不同人群规划了侧重不同的演出季。未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将以“春夏秋冬”分为四大演出季。“春季”万物复苏,正是新人新作崭露头角的好时节,张博文说:“2017年春‘新人季’节目80%落实,十个项目已签约。我们和北京国家大剧院‘舞蹈十二天’合作,推出上海展演季,给予全国舞蹈新人以舞台。此外,像王亚彬这样比较成熟的新秀也会逐一加盟。”
“夏季”正逢孩子们暑假,面向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的“亲子演出季”会带来更加有趣又新鲜的舞蹈。硕果累累的“秋季”自然是“大师演出季”,将汇聚全球最顶尖的舞蹈家们前来交流表演。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当然也不会让观众错过和大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张博文说:“我们会尽可能协调所有来演出的知名舞团和舞者,开设大师班和工作坊,部分面向专业舞蹈学习者,部分专门对业余舞者及热爱舞蹈的大小朋友们开放。让所有喜爱舞蹈的市民们都有机会走进来,了解舞蹈和舞蹈的美。”冬季包含新年春节,以欢乐的商业演出为主,剧目以“合家欢”定位为主。
“我们现在很流行说‘看演出,是生活的一部分’,但要真正实现,就需要剧场丰富其功能,尤其是生活功能。”为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群打造成真正“呼吸”着的生活场,剧场将开设诸多附加功能。张博文介绍:“旋转楼梯下会有咖啡馆,我们大厅到了周末会铺上地胶,邀请小朋友们来跳舞。剧场外,会开设舞蹈类游戏体验区。”尤其让女孩们尖叫的是,即便你没有黄金比例的舞蹈身材,也不见得不能穿上芭蕾舞娘的舞鞋,在剧场二楼会开设专门的舞鞋试鞋区,圆你的舞鞋梦。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