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女儿告别人世
孙娫到澳门后,病情未见好转,相反每况愈下,病入膏肓,6月下旬病危。6月20日,孙中山由上海到香港,专程赴澳门看望女儿, 23日晚由澳门赴香港,孙中山到香港这天,广州《民生日报》刊发他赴澳门探望孙娫的报道。报道说:“孙先生此次返澳,系因其女公子患病濒危,由美洲回家,闻病必不起,一日数电,请先生一来抚视。故先生偕同行者三数人,由沪乘英国邮船抵港,即径赴澳门,与其女公子相见。先生素精医学,一见即知其病不能治,为之惨然。”6月25日,当孙中山离港返上海;同日,女儿告别人世。孙中山先生闻悉噩耗,甚为悲痛。
7月9日,孙中山在上海致电伍平一,告其爱女病逝。电云:“平一世兄:6月25日,(娫儿)病殁。”
孙娫的恋人伍平一,字澄宇,1910年在美国旧金山参加同盟会,同年8月18日,孙中山在旧金山创办宣传反清革命报刊《少年中国晨报》,成为当时在国内影响较大的革命报刊之一,李是男、黄超五等编辑,特派伍任主笔。伍平一不久又任为美洲同盟会总支部长,为策动全美华侨社会襄赞革命的负责人;并任其为私人秘书等要职。由此足见孙中山先生对他的器重和赏识。伍平一与孙娫相识、相恋的月下老人是孙中山。据台湾学者庄政教授在《国父直系后裔今昔概况》一文中记述:
她18岁时,中山先生将其照片寄给伍平一,希望彼此通信,以增进友谊。孙娫远赴美国求学,只身孤单,确也需人照顾。这个责任无形中就落到伍平一的身上。这对青春璧人相处久了,情投意合,遂成为形影不离、心心相印的恋人。
然而,眼看伍平一很快将做孙中山的东床,孙娫却一病不起。1913年当他送别病重的孙娫从美国回澳门之际,看到久病不愈的恋人,一时悲从中来,感慨万千,乃作《送孙娫女士东归诗》,充满哀婉悲伤之情。诗云:生平湖海飘零惯,足迹犹惭未遍寰;异地星霜曾涉历,故乡风月待归还。丈夫不洒临歧泪,儿女有情指上镮;桅影渡头巾掩映,离人愁煞赋阳关。
孙娫自幼随母亲卢慕贞,四海漂泊,经历风霜,中华民国成立后,又与妹妹孙婉一起,常随父亲左右,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今天人们可从这一时期孙中山的不少照片中,目睹孙娫不凡的气质和风采,可惜天不假年,青春早逝,令人惋惜之至。
查《孙中山年谱长编》,孙娫病逝后,孙中山因革命事业与伍平一保持着密切联系。1914年,伍平一写信给孙中山,请求介绍去澳门凭吊孙娫墓。
10月15日孙中山复函伍平一,说:“平一世兄鉴:来信收悉。所请介绍至澳门凭吊(娫)儿坵塚一事,实难为情,盖不欲再伤其母之心也。世兄如必欲竟此志,只有到澳时与舍侄阿昌密商,请他带往便可,切勿使家中知之也。此复,前程远大,幸维为国珍重。”伍平一在民国后曾任总统府秘书和大理院推事;20世纪20年代中到上海执教兼做律师,颇有声望,在司法界他被视为孙中山的女婿。据民国时期上海滩大律师、生前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的吴凯声先生在《我的律师生活》一文中说:“我在上海担任律师职务,前后达十余年,接办的大小案件逾千余件,我的律师事务所,也曾三次迁移其地。最初,即在1926年间,设在旧法租界爱多亚路36号。其后在1928—1929年间,迁到南京路哈同花园三层楼内。到了1929—1932年,我出国期间,我的律师事务,还是保留的,由伍澄宇律师代表我,继续执行律师业务达三四年之久(伍澄宇是孙中山的女婿,广东人)。第三次是在1932年之后,我自欧洲回国,仍在南京路哈同大楼,重新开业,执行律师业务。”
1931年,孙娫遗骸从澳门迁葬故乡翠亨村孙宅山庄,墓基碑文刻有“显十九世祖妣姑娫之墓”。1995年8月,笔者曾前往翠亨村孙宅山庄,只见平缓山坡的荒山野草丛中分布着一座座泥坟,分上下五排,最高一排的正中有皇明太祖墓、十一世祖瑞英公墓、十二世祖连昌公墓、十三世祖迥千公墓等几代祖先墓。孙娫的墓很小,很不显眼,墓碑湮淹没在野草之中,但走近俯身细视,碑文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