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特别依赖于政策支撑、宏观经济环境改善和市场自身规律三大机遇。这对每个涉市车企都是公平和均等的,调高今年销量目标的车企,或许抓住了三大机遇或机遇之一二,赢得了市场,抢得了“蛋糕”。
依赖于国家政策支撑
汽车尤其乘用车市场的好转,起自去年四季度,中央政府自10月1日开始实行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全年销售1450.86万辆,其中10-12月销售464.49万辆,四季度较前三个季度高出45.23万辆。仅就车购税“减半”一项政策,去年第四季度就多销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135.69万辆;今年该项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市场效果远超去年。按政策规定,“减半”至年底结束,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时限”的刺激,将提振乘用车需求爆发性增长,也是预料中之事。
与宏观经济环境相关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虽然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存在,但消费结构的持续改进,消费需求对GDP的拉动不断增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扩大了市场有效需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两创”的不断深入,吸纳更多的就业岗位,居民尤其高校历届就业青年、社区服务人员以及众多白领蓝领群体收入呈现较快增长,孕育了汽车新增现实需求、换车需求、成长着的潜在需求。至今年6月底,私人小客车已占全国小客车保有量(1.47亿辆)的94.7%。汽车驾驶人2.96亿人,半年新领证汽车驾驶人1500万人。
车市发展规律起作用
实证显示,乘用车内需增速大体是GDP的1-1.3倍左右。今年上半年GDP增长6.7%,同期乘用车销售1104.23万辆,增长9.23%,回归到正常的相关比例。至少到2020年,我国乘用车需求仍将处于较为快速的发展期,依人口分布和国土利用率等国情,千人保有量接近韩国(370辆/千人),可能是个比较现实的方案。据千人汽车保有量水平与汽车报废更新率推测,我国汽车年需求上限3500万辆左右,存在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乘用车型需求结构也在深刻变化,轿车和微客增速趋缓,同比下降,而SUV和SUV需求增速加快,促使有的轿车转型SUV,有的微客升级MPV,这是市场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顺需求变化而调整车型结构,车企就有生命力,就有前途。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