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6年08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以司法公开彰显法治中国气质
贺小荣
  8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并正式上线中国裁判文书网手机客户端。裁判文书公开流程的进一步完善,加上获取司法信息的更便利渠道,无疑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法治的文明和进步。

  公开裁判文书是司法机关的一场自我革命。然而,近年来社会对司法冤案、法院错判高度关注,不仅法律适用的问题难以藏匿,文字上的疏忽都可能招致一片批评,因此,需挤占大量工作时间的裁判文书上网工作,被一些法官视为负担,部分法院出现了选择性公开裁判文书的现象。

  针对这种隐性的“回潮”,此次“文书上网规定”的修订,进一步强化了对“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坚持与落实。一方面,总体上扩大了文书上网的范围,详细列举了应当公开和不予公开的裁判文书类型,凡不予公开都要说明理由。另一方面,公开程度更深入,扩展至案件审判执行的每一个流程节点、每一个诉讼程序,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开链条,便于社会监督。此外,还围绕如何减轻各级法院裁判文书公开工作量、降低上网裁判文书出错风险、强化精细化管理等,增设了一系列配套制度。

  裁判文书公开所代表的司法公开,可以全景展现一个国家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技术与伦理,大大提高人们对公平正义的信仰和尊崇。这个展现中国司法状况和法治发展进步的重要平台,凸显了中国司法的自信,也体现出独特的气质。保持这种气质,迎难而上,不轻言退,方能以司法公开的持续进步,激发人们全面依法治国的信心和热情。

  (贺小荣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上海教研/新民教育
   第B03版:上海教研/新民教育
   第B04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汽车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防银行卡被盗各方都应守土有责
琴动我心
“发票”解读
官场“包打听”
以司法公开彰显法治中国气质
中国福利彩票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以司法公开彰显法治中国气质 2016-08-31 2 2016年08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