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供的菜肴以酥、软、嫩、鲜和清淡、少糖为主,每天分A、B套,荤菜花色品种至少半个月不重复。价格是每套10元,比市场上相同的套餐要便宜5元左右。”张陆妹说,是“三公机制”确保了价廉物美的营养午餐的爱心特色。
“三公机制”,是说提供营养午餐的三项条件都是公益的。第一个是餐厅用房是免费的。彭浦镇60岁以上老人居多,普遍渴望住家附近有社区老年就餐点,为了解决老人特别是独居、困难老人的就餐难,镇党委、政府“忍痛割爱”,腾出400多平方米的经营性商业用房,改建成老年人就餐点和日间服务中心。第二个是该就餐点的经营费用很大一部分是政府补贴的。第三个是浦善公益服务中心的经营性质属于“公益”,该组织以“为天下儿女行孝”为宗旨,拥有一大批志愿者在就餐点为老人服务。
家住万荣佳苑小区的孔金凤、吕国才夫妇刚过70岁,每天中午来日间服务中心搭伙就餐。孔金凤算了一笔账:若在家买菜做饭,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两荤一素一汤起码要45元至50元;中心午餐“二荤二蔬一汤”仅10元,两人才花20元,这么实惠,当然天天来吃了。已87岁高龄的王金友指着菜盘里的菜肴说:“虾仁绢豆腐、肉饼炖蛋、油焖茄子、咸菜炒凉皮、冬瓜虾皮汤,品种丰富,味道自家也烧不出,再讲中心还可以孵空调,看电视、聊聊天,这才叫真的‘老年乐园’啊!”由于镇域面积大,达7.88平方公里,服务中心还在北一、绿园和洪泉3个居民区设立了就餐服务点,供老人就近用餐。对行动不便或不想外出的老人,服务中心会准时上门送餐,每天达500多客,最多时一天上门送餐量达到620余客。
本报记者 江跃中 特约通讯员 顾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