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俗套的爱情片和动作片的大行其道,其受众群的范围已然在局限中越缩越小。近年来,宝莱坞果断地抛弃了歌舞片的旧程式,从2008年被提名奥斯卡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到2011年红遍亚洲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再到如今正在国内热映的《摔跤吧!爸爸》,越来越接地气的故事和更贴近现代节奏的歌舞,宝莱坞渐渐树立起自己新的标签,既具有典型的印度风格,又接近世界人民品味。
颇有争议:《额滴个神啊》
在印度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宗教文明的古国,一个有着宗教博物馆之称的传统国家,批判宗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然而印度电影人就这么做了。《额滴个神啊》是这些影片中极为突出的一部,大概也是印度史上最具争议也最受关注的作品。影片中所涉及到的对信仰的思考,一度让印度政府呼吁禁止放映该片。
但该影片很“顽强”,上映两周后,全球吸金48.2亿卢比(约4.7亿人民币)。在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这部影片开票后半小时内就售罄,以至于组委会不得不在之后几天加场,却依然一票难求。
影片的导演是曾执导《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拉吉库马尔·希拉尼,他携手印度男神阿米尔·汗献出这部“笑泪兼具”的佳作。影片以一个外星人探寻地球宗教为切入点,讲述了一个带着研究人类目的来到地球的外星人PK,落入地球上的印度,并丢失了可以让他回家的飞船通讯装置。在寻找装置的路上,PK以旁观者角度观看人间喜怒哀乐,而他探寻过程中的一系列搞笑事件,也阐明了看似五花八门的宗教,其实彼此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区别。
影片用睿智的隐喻和调侃,呼吁不同宗教信仰间的友爱,又能如此通透地批判宗教,让观众在开怀大笑的同时,完成对宗教的深刻思考。这部喜剧所包含着印度电影人的智慧和思辨,值得我们细细咀嚼。
史诗传奇:《巴霍巴利王:开端》(2015) 《巴霍巴利王:终结》(2017)
这套系列电影被称为“印度版‘指环王’”,也因投资巨大被大家称为“印度史上最贵影片”。
影片的故事取材于印度神话传说,讲述一名信仰湿婆的青年施瓦从与世隔绝的瀑布下村落,一步一步攀爬至瀑布顶端,在新世界的冒险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身世,从而引出一段父辈与同襟兄弟争夺摩西施末底王国王位的恩怨往事。
截止2016年,上部是印度影史上耗资最贵的电影,制作成本耗资17亿5千万卢比(约1亿6975万人民币)。然而到了今年,下部的制作成本更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5亿卢比。
这部影片的制作令人对印度如今对CG特效和大场面的掌控能力叹为观止,片中数千人的战争镜头,出自全球16家特效工作室的600名设计师之手:峰峦叠嶂的群山、气吞山河的瀑布等壮丽景色,摩西施末底城华丽的建筑群和高耸入云的圣像极具异域色彩,摩西施末底战士与蛮族征战的雄伟场面,万箭齐发、战车横冲直撞,特效与实拍相辅相成。在印度本土上映首日就以780万美元成绩,打破2014年沙鲁克·汗《新年快乐》创造的印度影史最高首日票房纪录。
印度电影人对影片的严谨态度也值得一提,为了将巴霍巴利王的传奇人生搬上大银幕,导演S·S·拉贾穆里带领他的团队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倾力制作剧本、服装和艺术设计。包括25位以上的艺术家共绘制了10000多张概念图,为电影拍摄打下基础。同时为了还原宏伟的巴霍巴利王宫,电影剧组在一块占地200英亩的空地上,用200天的时间搭建出1:1比例的摩西施末底王宫跟许多巨型场景。在战争场面的拍摄中,剧组制作了超过1000人的服装和武器,仅一个战争场面便耗时120天。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令人血液沸腾,充满浓厚异域风情的镜头,彰显着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的史诗巨作。
惊悚伦理:我最丑陋的真相(2015)
类似题材不少见,拍出新意才是重点。近年来的印度电影,已经从狗血的爱情、家族仇恨、动作打斗中脱离,惊悚、悬疑、伦理、写实的元素逐渐成为亮点。《我最丑陋的真相》是一部在浪漫爱情中,点缀惊悚伦理的代表佳作。
影片的故事,有些像《美女与野兽》以及《钟楼怪人》的结合体,两条线的并列穿插得相当得体,华丽的舞蹈与剧情映衬得相得益彰。故事的铺展流畅自然、引人入胜。一位顶级女模迪亚与“选美冠军”林格森相恋,使两人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模特拍档。然而,在林格森拒绝为带他入行的富有商人拍摄广告的那天,他就陷入了一个丑陋的陷阱。商人联合了另外几位觊觎迪亚美貌的男人——一位贪婪的男模,猥琐的医生,和一位变性的形象设计师,联手陷害了林格森,并给他带来了生不如死的痛苦。他的身体日趋老化与变形,成为一个丑陋的人。最后,羞辱林格森的几个人,都尝到了被陷害的滋味。而迪亚在得知爱人变丑的事实后,并没有抛弃他,依然选择跟他生活在一起。
影片的精良的制作,不输好莱坞水准。而在它色彩华丽的镜头的背后,却给观众甩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变的丑陋无比,驼背又苍老,你还会像从前那样爱我吗?男女主角感情的渲染温馨而动人,迪娅用自己饱满而富有张力的表演,演绎出爱情的真谛。就好像迪士尼那些经久不衰的公主故事一样,真正的爱情不会随着时间和坏境的更迭而变化——即便你变得丑陋不堪,我也依然深爱着你。
能用好听好看的故事宣传正能量的电影人,自己也会有那颗包含着真爱与善良的心。
取材现实:劫机惊魂/Neerja(2016)
空难,是这几年的新闻话题。而取材于现实的印度电影,也开始逐渐向新闻故事讨要创意。就拿正在热映的《摔跤吧!爸爸》来说,培养女性摔跤冠军的故事,正是当年震动了印度的社会新闻。2016年,还有一部印度影片取材于新闻,那件骇人听闻的空难发生于几十年前,但依然让人记忆犹新。
影片女主角由印度最炙手可热的新女神李娜姆·卡波尔担任,之前大获好评的《贫民百万富翁》《披萨的滋味》的制作团队再次操刀,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当时恐怖劫机事件中这位已故空姐妮嘉的故事。
当年,年仅22岁的妮嘉·巴诺特,放弃了所有人羡慕的模特生涯而考进泛美航空当空姐。23岁生日的前两天,她代替生病的乘务长,成为一架自巴基斯坦转机纽约的73号班机客舱最高负责人,碰上了4名全副武装的恐怖份子劫机。凭借高尚的品格、迅速的反应和极强的使命感解除了危机,在当时乘机的41名美国乘客中,仅2名丧生于这次劫机。 但她自己,没有生还。
在印度,妮嘉这个名字代表着勇气。对于印度的小孩来说,这故事就和《神笔马良》对中国孩子的影响力一样,他们听着妮嘉的故事长大,而当这些真实呈现在大银幕上时,当时的小孩子也已经为人父母。
剧组花费大成本搭建了机舱场景,飞机内部的所有装置都是真的能使用,并且就连乘客的登机时间、恐怖分子现身时间都和当年的新闻纪录一模一样。这不是一部为了催泪或票房拍摄的电影,而是向这位无畏的女英雄致敬。妮嘉在面对生命中最大的威胁时展现的勇气,成为了印度民众的精神力量,也成为印度电影人为之奋斗的信仰源泉。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