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新华社播发通讯聚焦政务微博“上海发布”——~~~
新华社播发通讯聚焦政务微博“上海发布”——~~~
新华社播发通讯聚焦政务微博“上海发布”——~~~
新华社播发通讯聚焦政务微博“上海发布”——~~~
新华社播发通讯聚焦政务微博“上海发布”——~~~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华社播发通讯聚焦政务微博“上海发布”——
来自百万“粉丝”的期许
  上线十余日,“粉丝”超百万。连日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实名认证的政务微博“上海发布”掀起了一次“网络旋风”。自11月28日上线以来,“上海发布”以及时权威的信息聚拢人气,以民生话题和高度互动“开道”,打造规模可观的政务微博群,初步形成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平台,引领政务微博风采。

  万千“关注”在微博

  11月28日8时40分,“上海发布”在新浪网、腾讯网、东方网、新民网同时上线,这是国内最早开通的省级政府新闻微博平台之一。开通以来,“上海发布”广受关注。截至12月9日,“上海发布”已经发布微博200多条,在各个网站上的“粉丝”数量总计超过100万个。

  “上海发布”的“粉丝”中,不少是影响力很大的名人。“微博达人”、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以及刘翔、崔永元、袁岳等名人纷纷给“上海发布”留言,引来网友围观。

  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获悉,“上海发布”正在陆续推出早安上海、上海新闻、午间时光、灯下夜读等栏目,同时组织微访谈、微活动、微调查等活动,链接“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网站,努力为公众提供即时的信息服务。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朱咏雷告诉记者,为更好地运用新媒体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改进工作,上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政务微博平台建设。“上海发布”旨在及时发布权威的上海政务信息,努力提供涉沪实用资讯,积极与网友开展互动,回应群众关切。

  菜里乾坤,民生事大

  “与前一周同期相比,市民最常采购的13种蔬菜,均价有8种下降、5种上涨……”28日上午上线后,“上海发布”的首条微博“每周菜价”民生味十足。

  对此,一些网友在肯定之余,还感到些许不“解渴”。“老百姓最爱看实惠的。市民最常采购的13种蔬菜,市场当前价格是几毛?每天报个具体数字,上升下降一目了然,相信大家都爱看。”网友“康甲”说。

  “上海发布”从善如流。12月5日,“每周菜价第2期”发布:“上海今早9点前采集各区县共37家农贸市场12种蔬菜价格数据出炉了,其中,均价最高是刀豆,为4.34元/500克,最便宜是卷心菜,为1.22元/500克。详见附表。大家也来晒晒你家附近菜场的价格吧,说不定有人会去抽查噢!”

  政务微博帮助菜农卖菜,网友立即高度关注并引发连锁反应,转发和评论成百上千。很多网友表示近期将持续购买卷心菜,为缓解滞销危机出一份力,还有网民加入推销卷心菜的行列。相关部门和流通企业也纷纷出力,目前已收储500余吨卷心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卖菜难”现象。

  12月4日,“上海发布”再次发布微博:“吃菜人种菜人,两头都是老百姓,一个都不能少。”工作团队人员还不忘幽默一句:“翠花,上卷心菜。”

  “这条微博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们最要感谢的是热心市民!”“上海发布”办公室负责人杨俊说,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上海市农委发来一条郊区卷心菜滞销的信息,“上海发布”工作人员发现后及时转发,并加上一句“吃菜人想到种菜人”。而正是这句话,触动了老百姓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记者看到,“上海发布”发布的民生信息,除了“每周菜价”外,还有“我最喜欢的保障房评选”“一周文艺菜单”以及“上海户籍人户分离人员登记办法实施”等等,民生话题占据了“上海发布”的重要板块,从路况交通信息到地铁客流情况,从天气预报到空气质量,准确及时、包罗万象。

  微博群的“集团效应”

  “警民直通车”“交通港航”“上海地铁shmetrO”“上海杨浦”“上海虹口”“金山传播”……在“上海发布”微博首页的右侧,人们能看到链接的一个大规模微博群。这些,都是上海相关职能部门和区县政府的政务微博。记者了解到,目前经过实名认证的上海各级政务机构微博约600个、各级政府官员微博约300个。

  11月30日下午,“上海发布”开展第一次微访谈,依然聚焦民生,访谈对象是拥有100多万“粉丝”的“上海地铁shmetrO”微博团队。短短1个小时里,网友提出了数百个问题,不少问题还是“带点儿刺”的,上海地铁微博团队则毫不回避、坦然作答。

  12月7日,上海市新闻办官方微博“上海发布”与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以及上海公安系统微博群进行“微访谈”,网友提问更是多达1200多条。

  朱咏雷告诉记者,“上海发布”把上海已有政务机构微博整合在一起,并以此不断推动更多政务机构加入,正在成为上海市委、市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又一新渠道。

  新华社记者  杨金志  黄安琪  俞菀(据新华社上海12月10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来信来论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
   第B03版:夜光杯
   第B04版:连载
   第B05版: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
   第B07版: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
   第B09版:影视地带
   第B10版:民间收藏
   第B11版: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百姓纪事
   第B13版:上海珍档
   第B14版:快乐作文
   第B15版:市井故事
   第B16版:谈话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19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0版:专版
   第B21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2版:求职/留学招聘
   第B23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4版:求职/招生培训
3个85后温暖轨交乘客心
图书馆常客 校乐队成员
钱学森图书馆添两件新藏品
来自百万“粉丝”的期许
做大做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2来自百万“粉丝”的期许 2011-12-11 2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