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曾说:若干年后,孩子们不一定记得书的作者,但会记得读书人的声音和表情。燕子觉得,爸爸参与讲故事,能让孩子的亲情回忆更加甜蜜和完整。
讲故事时,爸爸与妈妈的声音不一样,会比较平稳,但一旦他投入其中,讲故事时的戏剧表演成分更强,肢体语言也会特别丰富。孩子会觉得,这个爸爸和一贯严肃的那个爸爸不一样。爸爸有着与生俱来的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关注故事里场景的变换,前因与后果的联系,从而将故事脉络整理得更清晰,也能给孩子有别于妈妈带来的故事体验。
爸爸如何踏出讲故事第一步?燕子建议,不妨请孩子开口,邀请爸爸一起读一读那些有关爸爸的故事。“亲子共读中,爸爸需要的并不是技巧,而是热情与耐心。”
燕子建议,有三种类型的故事,适合从爸爸的口中讲出来:
●趣味幽默类
很多爸爸天生幽默,像孩子一样淘气和风趣,而幸福的阅读总是从乐趣中开始。
书籍推荐:《皮皮放屁屁》《尿尿是什么》《蚂蚁和西瓜》
●奇幻冒险类
和勇敢的爸爸一起读这些故事,宝宝既能享有充分的安全感,又能与爸爸站在同一战线,结成亲密的同盟。
书籍推荐:《母鸡萝丝去散步》《三只山羊嘎啦嘎啦》《不鲁姆博士搞不懂》《小猫头鹰》《奥莉薇》
●兴趣探索类
从交通工具、恐龙昆虫,到计算机世界、太空之旅等,孩子们的兴趣很广泛,如果爸爸们愿意当一回“百科全书”,一定能提升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书籍推荐:《院子里的小岛》《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动物衣服捉迷藏》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