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福建的国民党军秩序一直处于混乱之中
但蒋介石却比谁都看重福建的防卫。京、沪、杭等相继失守后,福建成了拱卫台湾的最后屏障,当务之急他要考虑的是如何确保这最后一隅立足之地。还在海上向着人生最后的落脚点台湾漂泊时,他就草拟了一个计划,决心以第六、第二十二、第八、第十二兵团为主力,在福州、厦门、漳州及闽、粤交界地区设防,屏障台湾,以台湾为反攻大陆的基点,东山再起。照他的话来说,台湾好比是头颅,福建就是手足,没有福建则无以确保台湾,为此,他一再电令汤恩伯和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主席朱绍良坚守福建。
使蒋介石恼火的是,福建的国民党军秩序一直处于混乱之中,高级将领间多有龃龉。首先是省主席朱绍良与东南前进指挥所主任兼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汤恩伯不和。对指挥孟良崮战役失误导致张灵甫整编七十四师覆灭、又不保京沪杭的汤恩伯做福建“监军”,朱绍良于心不服,充耳不听其令。兵团一级司令中,刘汝明与李延年也关系微妙。这些福建军政官员讨论防备问题,皆说上海筑有比斯大林格勒更为坚固的工事,国军精锐25万,尚且守不了半月,福州兵少将寡,南有乌龙江,东临大海,天生的背水阵,不宜打仗,也不宜固守,历史上没有成功的防御先例。再者,福建的地形不利国军有利共军,山地作战正是共军的专长。同时,已告老还乡的两位海军元老——萨镇冰和陈绍宽也多方联络地方人士,要求避免在福州决战。
凡此种种议论,传到蒋介石耳朵里,气得他直骂“娘希匹”。他还得到密报:上海失守后,代总统李宗仁同朱绍良电信交往频繁。朱绍良视李为后台,李欲拉朱这股势力,把福建倚为退守之地。身为下野总统,但握有实权的蒋介石对福建的战略地位看得很重。蒋介石思虑再三,决定亲赴福州,整顿残局,部署战事。
6月21日上午,蒋由台北松山机场直飞福州,以国民党总裁的名义在义序机场召集驻闽部分团以上军官临时军事会议。这是福州战役前国民党政权的重要军事部署。
蒋介石一身戎装,从台湾坐“美龄号”专机飞抵福州。汤恩伯、朱绍良率一长列福建党政要员在机场“接驾”,并组织盛大的欢迎仪式。可蒋介石只在机场的办公大楼召开军事会议,作一番打气和训话,要求众将与共党作殊死战,死守福建,巩固台湾。
会上,蒋介石说:“我是一个下野的总统,论理不应再问国事,一切由李代总统来处理危局,和共‘匪’作斗争。但想起总理(孙中山)生前的托付,勉以‘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的遗言,现正是我党的危难关头,所以我以党的总裁地位来领导大家和共产党作殊死战。个人引退半年来,没有片刻忘怀久经患难的袍泽,望大家戮力同心,争取最后胜利。”
对在座各位将领训示一顿后,蒋声嘶力竭地说:“台湾将是党国的复兴基地,它的地位的重要性异于寻常。比方台湾是头颅,福建就是手足,没有福建即无以确保台湾。以福建而言,守不住闽江以北,闽南也难确保。”福建是台胞和南洋华侨的祖居地,“如果他们知道福州丢失了,就更误以为我们国民党彻底失败了。这种心理的变化就会使我们失去海外侨胞的同情与支持。”会上,蒋介石对福建防务、军队调整及后勤补给、工事修造等做了布置。
闽江以北地区:第七十四军及二○一师六○三团防守马尾、连江、罗源一线;第二十五军及独立三六○师防守闽清至福州之间的闽江南岸;独立第五十师据福州城北宦溪和大、小北岭;第九十六军(第一○六军人员、枪械严重不足,被撤销番号,并入九十六军)配置于雪峰、大湖及福、古公路两侧。第九十六军和独立第五十师全力收复古田。
闽江以南地区:第七十三军确守福清、平潭。驻漳龙和泉厦地区之第八、第二十二兵团不北调,闽江以北兵力不足,将由台湾抽调增防。
据守福州市区的部队,迅速加强工事,近郊要点应构筑半永久性工事以资固守,不得延误。各部所缺军粮、服装、弹械,由联勤总部负责由台湾补给区运拨;马尾要塞重建工程及福州防御工程费用,另案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