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各种名堂翻花样
类型1:强健体魄
此类夏令营多以体育项目或者活动形式分类,如篮球夏令营、足球夏令营、帆船夏令营以及野外生存夏令营等。暑假到了,学生们可以摆脱日程表上束缚,睡到自然醒。但与此同时,也容易因为作息不规律、缺乏锻炼且终日呆在空调房里,影响了健康。因此,此类夏令营颇受家长欢迎。
类型2:修养身心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文化底蕴的培养和积累。“国际领导力夏令营”“小小淑女气质训练营”“勇敢男孩训练营”“孔子礼仪文化国学夏令营”等有着时髦名字的夏令营应运而生。记者看到,某“国学夏令营”的活动菜单上包括诵读《老子》、《弟子规》等经典,学习茶道、练习书法、参观历史博物馆等。而某“淑女气质夏令营”的活动则包括礼仪课程、形体课程、才艺特训、孝道教育等。
类型3:满足爱好
高二女生小侯喜欢看动作片,也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同电影中的侠女一样,会一些防身健体的功夫。为此,她报名参加了一个武术夏令营,学一些诸如蹲马步之类的基本功,以及简单的武术操,觉得挺有收获。
像小侯一样,希望利用暑期时间跳出书海,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学生不少。“美食烹饪夏令营”“哈利波特魔术表演夏令营”“动画追梦营”等夏令营因此颇受追捧。
观察 小心“噱头”防受骗
从总体上看,特色夏令营名目繁多,一般可以满足暑期学生的各类需求。而且,这些夏令营通常打“轻松”牌,以寓教于乐、提高个人素质为噱头。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夏令营专业水准堪忧,内容设置、师资配备多有“捣糨糊”之嫌,且存在不少管理漏洞。对女生小胡来说,去年那次“野外生存夏令营”的伙食几乎是她最糟糕的回忆。老师的上课能力也和宣传时说的大相径庭,讲解国防知识时大部分时间是照本宣科。近年来,减肥夏令营也颇受欢迎。通常,这种夏令营是通过一天内分时段的锻炼,以达到减肥效果。沪上一家组织学生减肥夏令营的机构称,学员通过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体重最多可减轻二十多斤。而当被问及是否保证减肥效果时,工作人员则以“效果因人而异”为说辞。
还有一些夏令营则打着劳逸结合的招牌,用看电影之类的活动,填补大量时间,从而节省下大量管理成本。业内人士建议,在选择特色夏令营的时候,学生和家长应更谨慎,不妨听听往届学员的意见。
实习生 陈杨 扬陈安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