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者反响强烈
《中国好声音》首期亮相的10位学员个个唱功不俗,感情投入,那英、刘欢、庾澄庆和杨坤这四位导师不仅不毒舌,还体现出极具修养的人文关怀,充满“正能量”。“微博女王”姚晨连发三条微博为“好声音”喝彩,赞其节目真挚、嘉宾真挚、导师真挚,“不火不行啊!”她还表示,“《中国好声音》提炼了生命中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积极、乐观、真挚、勇敢!”
首期节目中,有一位来自成都的女孩徐海星,她演唱了李玟的《自己》,李玟昨天也在微博上表示,听了徐海星的演唱不禁动容,称自己很喜欢这个女孩,希望未来能跟她合作,还为她拉票。徐海星在节目中的表现也受到了冯小刚导演的喜爱。冯小刚称:“这娃是去污粉,能洗掉心里的灰尘。”
盲选形式新颖
《中国好声音》原版“声音”系列节目始于荷兰,2010年《荷兰之声》在荷兰一经播出便吸引了占荷兰总人口18.2%的电视观众,2011年《美国之声》一举成为《美国偶像》最有力的竞争对手,首季《英国之声》超过了同时段《英国达人秀》的收视率。
《中国好声音》节目宣传总监陆伟介绍说,去年便已看好这个节目,“因为形式很新颖,盲选很吸引人,导师背对舞台而坐,学员在一片寂静中走上舞台,面对台下的观众轻轻唱响,用歌声蛊惑导师,直到他们再也按捺不住,拍下按钮,转过来看学员的庐山真面目。以前的选秀节目都是评委高高在上,而《中国好声音》中,明星纷纷放下架子争取自己喜欢的声音,这样他们在态度上也不再端着,与选手之间是平等关系。”陆伟还告诉记者:“我们之前不会预设脚本,节目氛围到了,音乐导师就会真情流露,这是节目好看之处。”
故事真假莫辨
看过首期的观众发现,除了好声音之外,这些选手走上舞台,都带着自己的故事而来。这些故事感动了评委和现场观众。如徐海星在三个月前失去了父亲,不知情的刘欢问及她的父母是否到达现场,她微笑着说:“爸爸可能来了。”当刘欢得知实情后,情绪难以控制流下热泪。而徐海星笑着抹去泪花道:“说好了,不哭的。”网友们纷纷赞叹她是可爱的天使,不仅把美好的歌声带给大家,也带来了感动。
不过,从昨天开始,舆论似乎出现了“反转”,有一半“好声音”被“起底”了:台湾盲女张玉霞曾是“通告艺人”,上过央视节目还参加过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第一季;徐海星更是选秀专业户,2009年《快乐女声》和今年《花儿朵朵》中都有她的身影;美甲店老板黄勇则被人肉搜索出原为齐秦签约艺人,家底殷实,并非从小生活拮据,四处打工;朴实农民邹宏宇被指实为富二代,在大连生活。
声音才是关键
面对纷纷扰扰的质疑,陆伟坦言,选手的故事是节目效果所需要的,“不过,我们的意图是,在大家选好声音的同时,也要展示来参赛的选手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是活生生的,有着自己的经历的人。”陆伟表示,为了消除有关徐海星的不实传闻,节目组会为她召开一个记者见面会,邀请媒体面对面跟她对话。此外,关于一些不红艺人参加节目的事情,陆伟表示:“《中国好声音》最重要的核心元素是声音,不论是普通人还是参加过多档节目的红人甚至是小有名气的歌手,在导师背对学员的情况下,都只能凭声音的实力说话,声音才是关键!”
本报记者 孙佳音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