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水泥亭子,其实是一个公交车站,以前杭州4路公交车的车站。看这个车站水泥的质地,应该是西湖边最老的公交车站,如今已成了游客的纳凉点。
曾经是4路公交车站
这个公交车站,就在六和塔附近,往九溪方向的一个半山腰上。
公交车站的外形,就像是一个水泥材质的凉亭,面积大概有20个平方米左右。弧形的水泥顶,下面有5根水泥柱子支撑着。除了正面是敞开式,其他三面都被半人高的围墙挡起来了。
附近的居民说,这个公交车站,虽然早已不停公交车了。但是,市民和游客,路过这里,可以小憩片刻,还能躲避风雨,遮挡骄阳。
车站前面的这条路,过去也叫之江路。那时候,现在之江路的位置,到钱塘江岸边,这一片全都是滩涂,边上还有很多种菜的田地。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杭州说,这个公交车站,是以前4路公交车的一个站头。再往前开一站,就是4路车的终点站九溪了。那时候,4路公交车的线路,是九溪到湖滨,住在九溪一带的居民要去市中心,都是坐4路公交车出去的。
“退休”后舍不得拆
日前,我们找到了4路公交车车队的副队长泮师傅。泮副队长说,这个公交车站,已经废弃很久没有用了。泮队长在公交公司干了近30年,这个公交车站在他上班之前,就已经再没使用了。听老驾驶员说,这个公交车站,起码已有30多岁了。
泮副队长说,现在4路公交车在之江路上那个站头,叫浙大之江校区站。以前,这个站头叫浙大三分部,因为那一带以前是浙大的教师宿舍。
后来,杭州城市建设,开通了宽敞的之江路,4路公交车就不往这里开了。但是,半山腰那条路,还是通的。早晚高峰,之江路堵得厉害,还是有不少司机绕道,往老的之江路上开。
现在,这个水泥公交车站虽然不用了,但这个水泥亭子,在六和塔旁边的半山腰上,嵌在万树丛中,还蛮有味道的,所以一直舍不得拆。
见证公交站亭变迁
其实杭州的公交车站,这几年的变化还是蛮大的。上世纪80年代早期,公交车站就是用水泥柱子搭起简易棚,也就是如照片中的这个4路公交车站。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杭州的公交车站就用上了不锈钢材料,亭子中间是铁皮材质;从1996年开始,公交车站都换成了照明式的灯箱。
在以后的10多年里,杭州的公交车站就越来越“潮”了。2005年、2006年两年,杭州市区道路整治,市中心全都配上了新款的公交车站,款式风格与道路及周边环境很搭调,就像在西湖边,就配上了立体圆弧形、通透的灯箱款式。
近几年,在环城北路、艮山西路、天目山路、莫干山路和解放路上,还安装上了配有座椅的新照明式公交车站,还在主要站点安装了新型智能化电子站牌,会实时预告车辆位置和到达时间。
郑功民 黄轶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