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属于他的意料之外的运气竟也光临了
老人把照片从一个陈旧的记事本里抽出来,深深地叹口长气说:“想不起来了,隔得太久了,就是记得,那房子临近很繁华的商业地段,出门往东走一段路,有上海最大的舞厅;往西走一段路,是市区里最大的佛庙,离庙不远,还有另一个热闹的舞厅。你有空去找找这房子还在不在啊。”
那时候,马克只是敷衍地答应了老人。他哪里有兴致去找一幢陌生的破楼?那又不是爷爷的资产!现在实在是闲得无聊,他就发邮件给苏阳,把爷爷的记忆告诉这位上海人。苏阳当天就给了回信,说按照他的判断,那地方应该是现在称为南京西路的靠近静安寺的一带,只有那里,符合东有舞厅西有佛寺与另一个舞厅的条件。
没事可干的马克,决定接受这项挑战。能流畅地与中国人交谈的优势,使他比一般美国人更敢于在大街小巷溜达。那天下午,没费多少气力,他顺利地找到了名为静安寺的佛庙,并且为庙宇的金碧辉煌与门前的人声鼎沸而咋舌。在马克的想象中,佛庙应该与教堂一样,安静无比啊。站在静安寺门口,人挤人的,空气里飘散着各种古怪的汗味。
接下来的事情,变得难办了。他沿着所谓的南京西路朝东走,还不时拐到侧街上,见到老楼房,就掏出照片对比。样子有点儿像的房子当然有,仔细看去,能确认的却始终没找到。一直走到南京西路非常繁华的地段,两旁已经全部是新建的豪华商业大楼了。马克想,爷爷当年住过的地方,若是在这一段,恐怕连影子也拆光了。他停住脚步,问弄堂口管电话的老头,过去号称远东头挑的大舞厅还在不在。老头抬头瞅他一眼,惊异于大高个的洋人能说出清晰而复杂的中国话,便客气地告诉他,造新的百货商场时,大都会拆啦,大都会就是当年远东最大的舞厅,用的是有弹性的地板,比西面的百乐门更高级。
马克在那一带闲逛了两天,终于丧失了为爷爷怀旧寻访的信心。苏阳说得不错,那完全是碰运气的事情。马克猜想,静安寺门口拥挤的人流,真正信佛的不多,八成是在求佛祖给自己好运。
说来真巧,马克正打算收兵,属于他的意料之外的运气竟也光临了。难道他从佛祖门口路过,那宝刹的灵光就笼罩了他?
在上海这样繁华无限的东方大城市逛街,新鲜的刺激的影像让马克目不暇接。首先,满街的东方美女,甚至比纽约街头更时髦更性感的美女,能够让马克放肆地欣赏。你哪怕靠近身子,眼睛发直地去欣赏,也不会担心被抗议为性骚扰。被老外欣赏,可能是女孩子魅力的体现,她们会朝你送来微笑的一瞥。你过分了,放肆了,朝不该多看的部位使劲地瞧,女子也顶多羞涩地闪避,不至于开口咒骂。街上花枝招展的女孩,确实比较开化,不逊于热情奔放的纽约姑娘。
顺繁华的南京西路拐上一条僻静的侧街,他的眼睛敏锐地发现了一处装饰很美国化的酒吧。深棕色的落地玻璃,隐约透出里面高高的弧形吧台;旋转的吧凳上,坐着身材曲线迷人的女郎,至于是欧洲女郎还是美洲女郎,隔着玻璃墙,看不清楚。马克估计,这酒吧的价钱不便宜。但是,冲着吧中诱人的美女,他也得到里面花费花费。
马克的好运,正是源于他的这个念头。在推开旋转的玻璃门进去时,马克的目光一歪,注意到门内侧站立着的一块白色的塑料牌,看样子是招聘雇员的广告,上面书写着中英文两种文字:“本酒吧急需高级调酒师。外籍应聘者优先考虑。”
马克不由心里嘀咕,这招聘好像正冲他而来!说到调酒这本事,高级低级没有评定过,但马克确实正儿八经学过,是在美国读工商管理的第三年时,跟着同学去酒吧实习时玩过的。至于说到“外籍优先”,马克乃高鼻子、纯白种人,不掏护照也毫无疑问!马克轻轻吹了句口哨,眼睛迅速把酒吧的全景扫视了一圈,心里已经拿定主张:此地不错啊,有派头!沿街的窗户旁,全部是皮沙发座位;座位中顾客不多,却是欧洲、美洲人居多;大堂上空悬挂着巨型的水晶吊灯,沿吧台是一圈舒适的升降椅,吧台的面子亮得刺人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