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7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点关注】
先养成分类习惯再淡化换物概念
  7月10日起,广州探索实行“垃圾袋实名制”,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所谓“垃圾袋实名制”就是把试点小区垃圾费随专用垃圾袋征收,居民垃圾多就多付钱,垃圾少缴费就少,甚至还可获得奖励。这些专用垃圾袋也将贴有防伪标签,并在袋上标明区、街道、社区以及房屋编号,一个编号对应一个家庭。如没有做好分类,执法人员可根据垃圾袋编号追查到扔垃圾的居民个人或家庭。

  上海市政协委员杨逢珉曾递交了一份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提案,对广州的做法,她表示了忧虑:“能保证居民把垃圾都装在专用袋里吗?如果垃圾‘赤膊’乱扔怎么办?”收费模式必须有配套的法律法规出台,也需要居民自发、自觉和自愿配合。

  杨逢珉说,“绿色账户”从“激励”到“约束”的进程中,的确容易产生让居民“转不过弯”的问题,但就目前而言,这是个较好的起步模式,“不妨先养成习惯,再淡化换物概念,实施收费,一步一步来。”

  在“如何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问题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采用收费和监督并行的方法。日本就对生活垃圾实行按量收费制,将垃圾处理成本打入指定垃圾袋的销售价格中,对不按规定排放垃圾的市民,有关部门会派人上门拜访和说服。

  台北是通过各种经济调控的手段逐渐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理念。台北规定市民弃置垃圾必须付费购买专用垃圾袋,但资源回收物可免费交给环保部门回收,并配套出台相关的减免规定和奖励措施。同时,市民间也有监督机制存在,如果市民发现有未使用专用垃圾袋的现象,可向环保部门检举。对于检举行为,经查属实并处以罚款者,将实收罚款的20%奖金给检举人,并对检举人身份予以保密。

  “随袋征收”计划也是逐步深化的,分为宣导、劝导、执行三个时期。宣导期间,未使用专用垃圾袋的垃圾包由清洁队贴上“违规”标签统计后收运。劝导期间,未购买垃圾袋的垃圾包由清洁队贴上“未付费”标签统计后亦予收运,并劝导民众付费清理垃圾。执行期间,未购买使用专用垃圾袋的垃圾包,清洁队要求住户购买专用垃圾袋盛装后方予收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特稿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2版:伦敦奥运会倒计时10天
   第A23版:伦敦奥运会倒计时10天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游走都会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2版:资讯生活·旅游
垃圾分类光靠兑换礼物难以持久
先养成分类习惯再淡化换物概念
申城垃圾分类逐步推进
新民晚报焦点A05先养成分类习惯再淡化换物概念 2012-07-17 2 2012年07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