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说,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专家来解读的话,那么,报告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则让每个人都能一目了然——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是我党首次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如此表述,令人耳目一新。有人问,收入增长了,物价也涨怎么办?新华社如此答疑:“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倍增目标应是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倍增目标,虽然还很难确定届时的绝对数额,但它的实际购买力可以获得保证。”这是多么鼓舞人心。
说实话,“翻番”一词,老百姓并不陌生。过去30多年,GDP翻了何止一番,但国民的收入虽有增长,却并没有GDP那般突出,随着通货膨胀,居民消费占GDP的比值,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一部分人确实先富了起来,但贫富之间差距却较大。
对贫富差距大等问题,十八大报告并没有回避。报告再一次指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强调“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韩正前天在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时指出,所有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要解民生之忧,必须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没有经济发展,一切无从谈起。
要解民生之忧,必须坚持不懈抓改革开放。上海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有许多民生难题,其实也是改革开放到了深水区,深层次矛盾凸显所致,只有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加以解决。退路,是没有的。
要解民生之忧,必须对民生多艰有切肤之痛,要急人民群众所急,要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要解民生之忧,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特别地坚定、清醒、有为,要心无旁骛,攻坚克难。只要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困难再多、再大,也要努力去做,并且做好。
要解民生之忧,还必须实事求是,统筹兼顾,正确把握好“两个关系”:一是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一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在心,努力实现十八大定下的宏伟目标,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