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决定一出,有被罚球员表达不满,称实为赞助商球鞋“不合脚”,为防受伤才选择不穿。赞助商利益与球员偏好孰轻孰重,引发外界热议。
本赛季,李宁成为CBA的指定装备赞助商,为此付出了5年20亿元的赞助。而根据本赛季的《联赛纪律处罚规定》,球员在开幕式、赛前热身、比赛现场、训练、新闻发布会等场合,必须穿着联赛指定装备及配饰(不包括外籍球员的球鞋),不得穿着、使用、佩戴、展示联赛装备商竞争品牌的产品。
本赛季首轮比赛中,便有来自8支球队的12名球员违反了规定。其中不乏马布里、王治郅、张庆鹏、丁锦辉等知名球员。
据悉,处罚还有每场从2万元、5万元、10万元到20万元的递进,最终150万元封顶,罚款也将在赛季后结算,或从球队得到的联赛商业分成中扣除。
针对这份处罚决定,记者采访了昨晚出现在天津赛区的篮协竞赛部部长白喜林。白喜林表示,“赞助商今年出了这么多钱,俱乐部的收益也有提升,遵守这样的规则也是应该的。”
确实,这起球鞋风波实为各运动品牌之间的竞争博弈。记者发现,被处罚的12名球员,部分与国内外运动品牌有赞助合同,与李宁存在竞争关系,出台这样的穿着规定,也是为了保证李宁作为赞助商的权益。
除了商业利益上的博弈,也有球员确实事出有因。上海男篮的曾文鼎足弓异于常人,需要特制的球鞋,由于李宁提供的是统一规格球鞋,他无奈只得穿上另一品牌的定制鞋。
曾文鼎曾希望李宁能提供合适的定制球鞋,但至今没有到位;为此,他对现有球鞋的品牌进行了贴标,但仍没有逃过处罚。
相同境遇的还有丁锦辉,首轮比赛中,他前两节都是穿着李宁球鞋,第三节换回其他品牌,“像我这种脚受过重伤的,根本适应不了赞助商的鞋,这不是拿身体开玩笑么?”
此外,马布里昨晚也在微博中表示,“每个球员都有选择鞋的权利,这是为了保护双脚应对比赛,高水平比赛不应该这样限制球员。”马布里是国内某品牌的代言人,没有穿着李宁牵扯到商业利益,加之没有进行贴标处理,他也成了处罚决定中唯一的外援。
记者了解到,之前另一品牌赞助CBA时,也曾出现过类似矛盾,球员对于球鞋磨脚、变形的抱怨甚至高过今年,最终赞助商作了让步。
有圈内人士表示,无论此次球鞋风波何去何从,赞助商利益的平衡,显然不应由球员的双脚去承受。
本报记者 许明(本报天津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