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阳光天地
     
本版列表新闻
叶雄成功戒毒后向1.3万名吸毒者伸出援手——~~~
叶雄成功戒毒后向1.3万名吸毒者伸出援手——~~~
叶雄成功戒毒后向1.3万名吸毒者伸出援手——~~~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叶雄成功戒毒后向1.3万名吸毒者伸出援手——
吸毒10年出“地狱”劝戒10年献大爱
孙云
  编者按

  11月24日,由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上海市首届十大社会工作杰出人才评选揭晓,获奖者都是在本市社会工作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 

  近日,记者专访此次“杰出实务社工奖”获得者叶雄和徐金凤,通过她们的故事,记录上海社工的成长历程,以期增进人们对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关注他们为社会作出的奉献。

  离婚、下海、吸毒、破产、戒毒30余次终获成功、创办禁毒咨询热线、成为社工、向全国1.3万名吸毒者提供心理辅导、跟踪服务4000多人次、带领36名前吸毒人员帮教100多名吸毒者、帮助57人戒毒、向各地戒毒所传授理念、记录“工作体会”和“辅导员手记”十几万字、在QQ上平均每月接受60人咨询……叶雄的大起大落令人唏嘘,而她“爬出地狱”后无私帮助1.3万名吸毒者的大爱,更令人感动。

  蹉跎10年终获新生

  2002年3月的一个上午,一扇沉重的黑色大门在叶雄身后无声关闭。叶雄提着行李,畅快呼吸。她的包中只有一件东西沉甸甸的,这就是离开戒毒所前一天,著名戒毒专家韩济生院士颁发的“戒毒不复吸奖”奖杯。

  无家可归的叶雄在浴室挨过走出戒毒所后的第一个不眠夜。挥别蹉跎10年,今后的路怎么走?当年45岁的她,想了很多;如今55岁的她,做得更多。

  2002年12月,上海第一条戒毒热线“叶子禁毒热线”开通。2003年10月,她为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第一届社工上课。之后,叶雄成为自强总社和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社工,成立“叶雄工作室”,设立“自强戒毒咨询热线”和“叶雄戒毒网”,并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近几年,她组织“我们都是自强人”社区巡讲活动,在9个区县成立“药物滥用人员家庭互助会”……

  真心叩开封闭心门

  这些心路历程,她后来向许多同病相怜的吸毒者说过,丝毫不作掩饰。因为,她知道,以心换心,才能叩开吸毒者封闭的心门。

  不久前给叶雄送来喜帖的出租车司机小纲说,他是被关在家中戒毒“快要崩溃”时认识“叶子姐姐”的。那天,母亲拨通热线,将小纲的日记读给叶雄听:“每时每刻都在想自杀,活着毫无意义,更无价值……”听筒转交给小纲,他却沉默不语。

  虽然那时还没学习心理学,但叶雄通过亲身经历知道,第一次向陌生人开口求助,最困难。于是,她轻声细语安抚小纲冰冷灰暗的心:“你知道吗,叶子姐姐也曾经吸过毒,而且吸了10年!”小纲诧异:“怎么可能?”

  “叶子姐姐在20年前就有了几百万元家产,却随男友一起染上毒瘾,败光家产,连女儿的钢琴都卖掉了。清醒时,我也想戒毒,试了30多次,可每一次又输给了自己。吸毒让我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但是,小纲,你相信吗,只要战胜心魔,扔掉毒品并非不可能!”

  小纲被她的经历吸引住了。听说2002年叶雄终于戒毒成功时,小纲情不自禁轻呼一声,仿佛看到重生曙光。他恳求叶雄:“叶子姐姐,我终于找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了,你一定要救我!”

  之后的每个夜晚,叶雄都会守在电话机前等待小纲。聊了几个月,小纲决定去戒毒所。在此后整整三年中,叶雄一直关心小纲,不离不弃,因为,她对小纲有个承诺:“你的左手旁,一定会有我的右手。”

  深夜长谈胜似亲人

  金山戒毒所里的小文说,最让她感动的是,一个雨夜,叶雄下班后赶去金山看望她。两人面对面坐着,叶雄拿出小文最喜欢吃的巧克力和一张漂亮贺卡,会见室顿时温暖起来。叶雄拉着小文的手,对她说了一番自己用10年感悟到的心里话:“生命是自己的,但又不完全是自己的,它还属于家人、社会。”那晚,小文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第一次对生命有了思考。

  小文没想到叶雄会出现,叶雄却早已习惯接到电话就赶去“救火”。

  2005年7月,吸毒人员蓉蓉的姐姐打电话请叶雄上门帮助蓉蓉,到了约定时间,蓉蓉却不见踪影。晚上10时,终于传来消息:蓉蓉在超市行窃被抓。

  叶雄赶到派出所。深夜的留置室,这对特殊姐妹整整谈了两个多小时,蓉蓉流着泪说:“让我叫你一声姐姐,帮帮我好吗?”叶雄攥紧她的手说:“我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我也会尽全力把你从‘地狱’里拉回来!”

  从此,叶雄成为蓉蓉家的一员。蓉蓉的女儿要交学费,她悄悄垫上;蓉蓉戒毒期间生理反应强烈,她带着水果和营养品去探望;女儿给蓉蓉写信,她也附上自己的话,用亲情鼓励她坚持……

  被救“海星”积极“拾星”

  在叶雄帮助过的人中,近20人成为她的同伴,一起在“涅槃重生同伴教育小组”辅导其他吸毒人员。

  2009年的母亲节,叶雄收到一份特别礼物——一条用海星形状贝壳串起的项链。叶雄在同伴小组的活动中讲过一个“拾海星者的故事”,让大家明白“即使不能在沙滩上救活所有搁浅的海星,但对每只被放回海里的海星来说,这就是一次生存的机会!”男孩阿炜记住了这个故事,不仅成为被救的“海星”,更成为一名“拾星者”——戒毒成功后,阿炜加入同伴小组成为辅导员,抢救其他在“沙滩”上面临生死选择的“海星”。

  现在,引导同伴通过“自助-互助-助社会”重构生命意义的“同伴小组”已是禁毒社会工作的著名品牌,在“万国禁烟会百年纪念活动”中,赢得联合国禁毒署官员及国家禁毒委领导的赞扬。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法治新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专版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阳光天地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2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3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31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3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3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4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
   第B38版: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新民楼市
   第B41版:新民楼市
   第B42版:新民楼市
   第B43版:新民楼市
   第B44版:新民楼市
吸毒10年出“地狱”劝戒10年献大爱
首届十佳社工及获奖感言
她舍不得用三只钩花手机袋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A26吸毒10年出“地狱”劝戒10年献大爱 2012-11-29 2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