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我的亲叔叔是一个好莱坞的老演员
“Eileen,你们家的故事太曲折丰富了,我要试着把你们的故事搬上好莱坞的银幕!请你帮助我一件事,回去尽快把你的书用英文写出来,一个梗概也行,我想约你下星期在洛杉矶再见面,详细地听你讲你家的故事!”
“好,好!”我答应着,却不知道我该怎样用英文把我家的故事介绍到好莱坞去。
在中田科罗拉多的小别墅,他给我看了很多冀爸爸年轻时的黑白照片,包括冀爸爸在美国上学时演的反映华人生活的话剧剧照。
回到旧金山的家里,想起卡萝要我的故事,但是我的故事都是中文稿,一点儿英文材料也没有,怎么办?我拼命琢磨谁可以帮我尽快地翻译我的书,哪怕只是简介。打了几个电话都不成功,本来嘛,在这么忙碌的美国加州,怎么可能这样心急地求人帮忙呢?于是我横下一条心,拿出我特有的“我行我素”的本事,自己干!我想既然我能把英语说得还算“溜”,虽然常会犯些文法错误,但我相信我表达语言的生动性,那就够了!
只争朝夕的精神驱赶着我收拾了笔和纸本,夹着中文稿的《漂》,坐上地铁去伯克利(Berkeley),我们家最爱的“公鸡”咖啡店,那里常有披着长发、穿着T恤牛仔裤的伯克利大学生们和白发大胡子的教授们在聚集着讨论功课,是一间充满自由空气和学习气氛的咖啡店。我选择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叫了一份最爱吃的水果派和一大杯浓咖啡,埋下头一口气写了四个小时。第二天回到同样的地方,又连写了一个晚上,手酸得实在握不住笔时,就出去在大学街上转一小圈……我从没写过这么多英文,但现在这些“ABCD”在我笔下如飞一般,比写中文更快,跟着我脑子里的印象,潦草飞转地涂画了出来。第三天我得找人整理打印这些满是“ABCD”的“图画”,急中生智,找到我的一个好朋友、热心的伯克利大学王其允教授13岁的大儿子,他是一个年轻的小电脑家,生在美国。他边打字边自然地修改着我的错误或不通的英文文法,又是一整天,我的书的英文梗概就整齐漂亮地打在了九页纸上!我马上用Email发给了好莱坞卡萝小姐。一共三天,真是快得我自己都不能相信。无论如何,我已尽了最大的力,就是不成功我也不会后悔了。
几天后我南下去洛杉矶,和卡萝又见了一面。除了纸上的英文梗概,她还问了我很多问题,我滔滔不绝地向她讲述了许多梗概里没有的故事情节;她边听边做笔记,又是三小时。我们在咖啡店里一动也没动,没等我讲完,卡萝已兴奋得按捺不住,要求马上和我谈签合约的事项,她说我的家庭和我的故事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尤其在今天,全世界的注意力渐渐集中在中国,她有充分的信心把我的书介绍到好莱坞的电影圈去,拍电影、电视剧或出书!有趣的是,就在我们谈完后,卡萝问我:“天晚了,让我用车送你回去,你家在哪儿?”我说:“去朝理叔叔家。”我告诉卡萝:“现在是我生平第一次去见我的亲叔叔冀朝理,他是一个好莱坞的老演员,就是在今天早上我生平第一次和他通了电话,他请我去他家住,现在我们一起去见他。”卡萝惊奇地喊道:“天呐,连我也被你带入了你们家庭神奇的故事里!”
朝理叔叔是冀朝铸的哥哥,他们的大哥,也就是我父亲冀朝鼎同父异母的兄弟。当我们到达了他位于洛杉矶北部的一个占地颇大的房子,开门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十分和蔼热情的老人,个子不高,可能有近70岁了。卡萝充满惊喜地和他问了好又满心欢喜地和我们道了再见。我进了房子里的大客厅,看得出朝理叔叔是一个人住在这里,客厅很大,就像加州很多人家里那种,但有些凌乱,墙上挂的画大多仍是中国字画,但可看出尘土已厚,很久没有清扫过。朝理叔叔很热情地把我迎到宽敞的厨房:
“很高兴你来访!不要客气,饿了就打开冰箱,自己热些东西吃!”他从墙上的食柜里拿出一些土豆片,里面有不少方便面,又从冰箱的冷冻层拿出一盒“TV dinner”。在美国我们叫它“电视晚餐”,其实我从来不吃这种什么都预备好了的但没有味道的“即食”餐盒,但我谢了朝理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