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诚没有过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也没有男女作风问题,而是沉溺于电子游戏和炒股,是个非典型贪官。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置身官场,更难一路坦途。对于呈现“金字塔”结构的干部队伍而言,当一个政府官员级别越来越高时,他在职务上继续晋升的机会自然就越来越少。目前我国科级职务以下的公务员占92%,只有8%的公务员是副处级职务以上。陈副厅长的“贪腐麻痹论”,令广大长期在基层默默工作的小科员们情何以堪?
事实上,陈副厅长所谓的“逃避现实”不过是在逃避“职位原地踏步,下属变成领导”的现实,在难以获得更大功名和权位的情况下,转而追求更多的财富和享受。这种“不提拔就堕落”的报复性腐败,已然成为一种值得警惕的官场现象。上到“感到提拔无望,趁换届受贿大捞一笔”的宜宾原副市长陈光礼,下到“升迁落空即仇恨单位和领导,用贪污公款的方式进行报复”的重庆荣昌林业局工作人员彭光伟,相关负面典型不乏其例。
贪腐就是贪腐,却还要搬出“麻痹自己”的借口来,这样的矫情至少说明:其一,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的观念尚未彻底消除。其二,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的威慑力还远远不够。如果“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每一起腐败行为都能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力查处,恐怕官员都会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焉敢“麻痹自己”?
中国青年报 (张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