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净化球
大赛一等奖的得主是波兰波兹南美术学院的一位大学生,获奖设计是悬空净化球。该球表面涂有荧光涂料,白天可吸收太阳能,夜间则发出蓝莹莹的光,看上去就像一个个萤火虫。球中装有过滤剂和芳香剂,能够过滤室内的空气并使之芬芳四溢。该球使用氦气飘浮,创意来自我们常见的气球,需要更换时会飘落至地面。这项设计不仅具有净化空气的实用功能,而且它的独特外形改变了人们对粗笨空气净化设备的传统认识。这款新潮的电器还能满足人们在视觉和嗅觉上的感官体验,达到了利用跨界的方法进行“体验设计”的要求。
格子冷藏墙
大赛二等奖的得主是来自新西兰梅西大学的一位大学生,获奖作品是格子冷藏墙。他设计的这堵墙看上去像一片平面版的蜂窝,实际上可以起到冰箱的作用。每个蜂窝格可以单独打开,让少量食物冷藏其中;也可以成片打开,储存大量食物。不同的食物储存在不同的格子中,保证不会串味。有食物冷藏时,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不会把食物长期遗忘在冰箱的某个角落里。这款冷藏墙还通过微型电脑达到智能节电的目的,功率随占用格子的数量而改变,格子占用少就耗电少,没有占用冷藏墙就停止运行。
味道指示器
三等奖的得主是丹麦技术大学的一位大学生,他的获奖作品是味道指示器。厨师们在烹饪菜肴时,有时需要尝一下味道,这让食客们感觉不爽。味道指示器看上去像是一把汤勺,实际上可以帮助厨师们显示菜肴的味道,包括咸度、甜度、酸度、辣度等多个指标,然后通过无线传输的形式传输到电脑上显示出来。
自主搅拌器
烹饪某些食物需要有人守在锅边不停搅拌,而挪威科技大学设计的自主搅拌器可以帮助用户自动搅拌食物。不过,采用这种搅拌器的炉灶必须是电磁炉,因为自主搅拌器的设计原理是利用电磁炉的磁场,而不是外接电源。磁场的作用不仅可帮助搅拌器动起来,而且可以自主保持平衡。不会像电动搅拌器那样需要有人手持或是安装在特制锅盖上。
多功能智能吊灯
这款平板状吊灯由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的一位大学生设计。它可变换颜色和亮度,以此营造用户最喜欢的用餐氛围。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它可扫描用户每日的饭菜,建立详细的膳食档案,给予用户合理的膳食建议,列出用户可能需要的菜谱。这款平板状吊灯实际上还是一个液晶显示器,所有膳食建议能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显示在上面。
烹饪罐
这个像化学仪器的烹饪罐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一位大学生设计的。一些食物在其中进行冰冻、打泡、粉碎、煮沸等过程,最终变得十分细腻且松软可口。整个过程具有“魔术”般的观赏性,可以透过烹饪罐中部的玻璃壁进行欣赏。
智能音乐餐盘
想知道自己所吃的食物会奏出怎样的音乐吗?英国考文垂大学一位大学生设计的智能音乐餐盘知道答案。这款餐盘实际上是把其中的食物信息无线传输给智能手机,专用的软件会把不同的食物转化为不同的乐音,从而合奏出一曲“食物交响乐”,不同的食物搭配会产生不同的乐曲,令用餐过程趣味横生。
泡沫调料罐
巴西巴拉那大学的一位大学生设计出泡沫调料罐,其中装有多种天然调料。它可根据你选择的口味,通过纳米技术把这些调料按照不同的成分和比例自动进行调制,最终配制出用户所需要味道的泡沫状调料。
智能储食器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一位大学生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出树状智能储食器。储食器的每个“枝头”都可挂一个罐子,“枝头”上的传感器可以检测罐中食物的多少和新鲜程度,并把相关信息无线传输给用户的智能手机。用户还可以遥控储食器,让它自动加热或烹煮某个罐子中的食物。
记忆咖啡壶
中国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大学生设计出记忆咖啡壶。通过扫描掌纹,它可以记住用户对咖啡口味的偏好,如浓度、甜度等;在下次让它再次扫描掌纹后,它就可以烹煮一杯个性化的咖啡。
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