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代生的人一定对崔健不会陌生。这位中国摇滚乐的教父,当年活跃在舞台上的身影,除了他开风气之先的声线,还有一身土黄色的中山装令人印象深刻。时至今日,中山装早已不再视为叛逆的代名词,却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符号,走进寻常百姓家。
笔者有几位朋友就喜穿中山装。衣袖笔挺,严丝合缝,配上一副不苟言笑的面容,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酷派。中山装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得名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气场,穿上它,似乎就能多上一种浩然刚正之气,整个人也自信挺拔起来。我那几位朋友正是如此,开始时似乎也有点装的味道,但时间久了,居然也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谈吐思维颇有精进。
笔者当年也爱穿中山装。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正当风华正茂,穿中山装的同学不少,我就穿了件父亲给我的,褐色,呢制,至今犹记那股神气劲头,一张毕业照成了最好的纪念。我始终认为,要论对人的气质提升,中山装是无可替代的。作为中山装的变种,学生装在一定程度上更受欢迎。曾经很羡慕五四时期的学生装,或灰或蓝,简约大方,不仅充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理想,看上去也更漂亮。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遗憾得到了弥补。如今,不仅在影视舞台上能常见到重返五四精神的学生装,而且平时也常见学生装,比影视里显得更帅气,无论中学,还是大学,新潮时尚的学生装比比皆是,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同时,面料、工艺更显丰富精致。更有代表性的是唐装。唐装以恢弘大气的盛唐气概,成为传统中式服装的主流。真丝、织锦、绸缎、粗布是传统的中式面料,立领、盘扣、印花、刺绣、镶边、大襟、开襟是中式服装的要素。唐装把这些要素很好地糅合在一起,配以丰富的色彩组合,使男人也能穿出一番精彩来。生活当中,喜着唐装的大有人在。有位开书屋的朋友,整日以唐装示人,虽有附庸风雅之嫌,但他这种虚心向学的君子姿态,总比一些面目可憎的庸俗之徒来得强吧。
汉服也有方兴未艾之势。相比唐装的雍容大度,我更喜欢汉服的古朴飘逸。作为汉民族,自然对孕育我们的汉文化心怀感恩,爱屋及乌,对汉服也是如此。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尊孔崇礼成为一些人的日常生活方式,着汉服是基本的起居要求。一些高校也专门开设了相应课程,前几日笔者看电视节目“职来职往”,有位学过设计的姑娘表演如何穿汉服,引起在场专家的浓厚兴趣。
中式服装源远流长,除了唐装汉服,还有明清服装,除了中山装学生装,还有胡同内的粗布大褂,弄堂里的印花小袄。几年前,国际服装大师克里斯汀·迪奥在T型台上掀起的“中国风潮”,引起世界服装界对中式服装的关注。中式服饰积淀的灿烂文明和历史文化,不仅在国内引领时尚的回归,而且使中式服装日益走上国际舞台,成为一面独立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