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的一个大冬天,气候恶劣,某航空公司一架客机起飞后不久坠毁,机上人员无一幸免。失事原因,传言很多,或说是乘客的原因:据说有一位大企业老总急于要开一个重要会议,等不及了,便通过关系让飞机在没有充分预热的情况下强行起飞;或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是机械故障导致了这起空难;或说,是驾驶员判断失误……后来有媒体说,“黑匣子”已经找到,真相就会昭告天下。可是,等了那么长时间,最终我也没有获得权威的解释。
人是健忘的。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被大家提起。
我之所以对这件事印象深刻,缘于我的一个邻居,正是这架飞机的乘客。
不管是乘客还是机械抑或驾驶员的问题,如果这个悲剧的真实情况能够“讲讲清楚”,我相信,对广大乘客而言,是一次血的教训;对提高航空公司和机务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也极有帮助。可惜的是,有关部门没有这么做,大概太在乎“负面”的影响了。可是,他们有所不知,所谓“负面”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是完全可以转化成“正能量”的。
前阵子,某品牌的饮品出了点状况,也是众说纷纭,厂家说无所谓,科研人员说有危害,检测方说很严重,质监方说不碍事……顾客无所适从,他们在等待权威的说法,可是到现在还没等来。“讲讲清楚”,有那么难吗?
也许有人认为,“讲讲清楚”就是要企业“难堪”。这是很狭隘的认识。因为“讲讲清楚”可能面临两种结果:一是讲清了问题所在;一是讲清了问题不存在或不碍事。其实,不管有没有问题,“讲讲清楚”对各方都有好处:倘若确有问题,马上改正,不就好了嘛;倘若是个误会,则还人清白,有利进步。可是,现在,由于讲得不清不楚,究竟喝,还是不喝,却成了一个难题,顾客和企业都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
由此,我想起前几年,一种深受国人喜爱的小吃,因为有报道说,有人吃了,患了一种怪毛病,于是千夫所指,一蹶不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且,患者的毛病究竟因何而起,医学上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该小吃造成的,就这样成了社会的弃物。照理说,事涉民生,有关部门应该启动检疫程序,给世人一个交待。遗憾的是,有关部门似乎无意“讲讲清楚”,坐看一个庞大的产业陷于毁灭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说法,现在,这个小吃虽然风光不再,然而也不乏卷土重来者。对于广大食客来说,吃,还是不吃,实在难以定夺。
这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放任自流吗?
事实上,说说清楚,不仅可以体现一种责任意识,也是一种“解放生产力”。
2009年末,丰田汽车因所谓“电子系统缺陷”,被美国人狠狠地打压了一下。奇怪的是,丰田只是否认有问题,却没有启动公关危机的应急程序,“说说清楚”,因而损失惨重。后来还是美国交通部邀请了美国顶级专家对此鉴定,结果表明,电子系统没有缺陷,而是驾驶员操作失误所致。报告公布当日,丰田股价飙升5.2%,之后,其销量迅速回升……
曾经有段时间,上海人喜欢吃的油条,被指掺杂了肥皂粉以使外观漂亮。上海电视台的节目组对此跟踪采访、检测,证明此说“纯属虚构”。可是由于看到这档节目的人不多,再加“地沟油”的阴魂不散,人们对油条仍然敬而远之。没关系,最近,我家附近开了一家专卖“良心油条”的小店,聪明的店主打出“不含明矾不含铝不用地沟油……”的招牌。正因为讲得清清楚楚,好这一口的顾客蜂拥而至,该店生意火爆。
谣言止于真相。“讲讲清楚”,就是要正本清源,使许多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现象明确化,给人提供作出正确选择的方向。此外,可以说得堂皇些的,这也是对有关部门是否“作为”的一点考量,因而不是没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