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脉同寿”,这是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人的动脉在不断硬化阻塞;当重要器官(心、脑)梗塞坏死之日,人也就到了寿终正寝之时。我国在数十年间,疾病谱发生了重大转变,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们生命与健康的重要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虽仅是动脉硬化的一种类型,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虽然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衰退老化,但只要注意科学饮食,改进膳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血管硬化可望得到延缓和逆转。
1.合理膳食。控制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胖。
2.关注血脂。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人体摄入的脂肪在血中不溶于水,必须和蛋白结合成“脂蛋白”才能溶解,然后被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脂蛋白按其颗粒大小不同分4种,颗粒最大的叫“乳糜颗粒”,稍小点的叫“极低密度脂蛋白”,更小的叫“低密度脂蛋白”,最小的颗粒叫“高密度脂蛋白”。对血管硬化影响最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它们能沉积到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则对血管有益。体检发现血脂异常,调整生活方式仍效果不佳可酌用调脂药物。
3.防止高血压。血压升高时,低密度脂蛋白就会更厉害地损害动脉内壁,加速动脉硬化。要积极控制血压,不要拒绝服药,有条件尽量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
4.控制糖尿病。糖尿病可引起全身血管损害,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最好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5.不吸烟、限酒。烟中的一氧化碳会造成血管壁内皮细胞缺氧,促成动脉粥样硬化。烟中的尼古丁还可使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从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6.适量运动。适当的体育运动也是血管“年轻”的良方之一。锻炼的项目和程度要因人而宜,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
7.劳逸结合。不要通宵达旦地玩乐,保证充分睡眠。
8.早期发现。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方法筛查和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颈动脉的病变程度也可以间接反映冠状动脉、脑动脉病变的程度。为早期诊断和早期临床干预动脉硬化性疾病提供依据。
9.中医调理。预防和治疗根据不同的体质采用活血化淤、理气化痰、补虚等方法。(作者为上海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