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车上斜坡 吃力
盐仓村位于沪杭铁路、申嘉湖高速南侧,连通外界的盐平路约2车道宽,由于附近交通不便,村民的日常生活基本靠步行和非机动车。
几年前,盐平路因铁路建设而被阻断,施工方修建了一条人行地道。地道几十级台阶两边有宽度不超过50厘米的斜坡,方便村民推自行车和助动车经过。不过,斜坡的设计十分不合理。据估测,坡度约有40度,若非平衡能力和臂力好的年轻人,骑车人几乎都无法顺利推车而行,更别提老人了。
采访中记者看到,多名村民推着助动车通过地道,下坡是“呼啦”如冲锋,上坡似登山。一名自行车上挂着大包小包的大妈在一名路过小伙子的帮助下总算推着车艰难地通过了地道。她是盐仓三村的村民,因走路去镇上实在太远,就骑车去超市采购年货,但行至此处却发了愁,“这样推来推去,不方便又危险。”
不管怎么走 都累
其实,地道的问题还不止“坡陡”。记者看到,整个地道墙面有多处裂缝,村民十分担心,呼啸而过的列车带来的频繁震动是否会让这些裂缝越来越大。此外,整个地道排水不畅,到处积水,一些地方泥泞不堪,还有一些台阶上甚至长出了青苔。“不但要警惕脚下,还要注意头上,摔倒是常有的事,尤其是雨雪天。”顺着村民张先生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头顶上有3处漏水,加上地道内较为昏暗,晚上通行存在安全隐患。
村民陆女士说,“骑车出行只能选择两种方案:要么推着过地道;要么走申嘉湖高速的辅桥,但要绕很大一个圈子。”所谓的绕圈子,其实就是往东或西一公里绕到其他道路,但无论东西,都必须经过两边的辅桥,至少多花30分钟。桥面又高又陡,自行车或电瓶车上去不仅累,还非常危险。
村民出行难 谁管
铁路通车近3年,盐仓村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村里中老年人多,出行十分不便。村民还说,在不远处的人民路上,还有一座建设中的隧道,可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尽管已具备雏形,但不知何故停工已3年。
对此,盐平村所属的永丰街道表示,区建交委已获悉此事,并也与沪杭铁路施工方多次沟通。但地道归属于铁路施工方,因此无法随意改造。为了方便老年人通行,区里已经在地道楼梯上安装扶手,至于进一步的“动作”,他们也实在无能为力。
记者又联系了沪杭铁路施工方,相关负责人陈先生说,目前公司上级部门刚审批通过了对该地道进行改造的提案,只是具体方案尚未落实,近期将和区建交委相关部门协商处理。
本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