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领导人密集访问东盟国家有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的考虑。政治层面,日本向来对美国亦步亦趋,频繁出访东盟国家的目的之一,就是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保持一致。日本希望拉拢东盟,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有共同对华的步调,在未来构建亚太政治安全格局方面占据有利地位。
外相出访并未如愿
岸田文雄在此前的东南亚之行中,每到一地都要把中国挂在嘴边。日本共同社15日称,日本希望通过岸田文雄这次出访构筑对华包围圈,但这一想法未能如愿。
新加坡、文莱希望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冷静应对,与中国维持良好关系。澳大利亚外长也认为“同日本加深关系与强化澳中、日中关系不矛盾”。东盟各国和澳大利亚受中国经济影响大,担忧亚洲两个大国对立。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东盟国家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较深,日本做不到“包围中国”,在制衡中国方面,日本心有余而力不足。
“右转”趋势引质疑
日本《每日新闻》分析称,安倍外交的雏形已经形成。如果说日美同盟是安倍外交支柱之一的话,和印度、东盟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强化合作就是另一个支柱。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所长黄靖说,安倍出访东南亚实际上是无奈的选择。美国察觉到了安倍的民族主义倾向,意识到在东南亚没有和中国对抗的能力,日本的企图只能破坏东南亚稳定,给美国制造麻烦。
由于日本政治“右转”日渐明显,这一危险的趋势引起舆论质疑。《雅加达邮报》评论称,安倍谈论修宪并发展军事力量,这些迹象令人担忧右翼分子甚至极端民族主义政客控制日本政局,引发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安倍政府若炫耀军事力量并为殖民历史辩护,只会令其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被孤立。
振兴经济拓市场
在经济层面,安倍晋三担任首相后急欲振兴日本经济,东南亚作为世界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对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黄靖认为,日本经济依赖出口,目前世界经济低迷,东南亚地区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日本领导人访问东南亚的另一个目的是进一步开拓东南亚市场,振兴经济。
日本贸易振兴会曼谷办公室投资合作部主管长谷场纯一郎认为:“受少子化和高龄化的影响,日本国内消费市场一直在萎缩,日企进军东南亚是为了弥补国内消费市场狭小的不足。”
日本东盟经济产业合作委员会副代表蒲田亮平说:“对日本来说,东盟国家既是重要的生产基地又是巨大的消费市场,但如今日本企业在东南亚面临中国和韩国企业的竞争。”随着2015年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日本企业会把更多的研发中心和东南亚区域总部放到东盟国家。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