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阳光天地
     
本版列表新闻
张海恭自创无喉自然复声法,并无偿向全国各地病友推广——~~~
张海恭自创无喉自然复声法,并无偿向全国各地病友推广——~~~
张海恭自创无喉自然复声法,并无偿向全国各地病友推广——~~~
张海恭自创无喉自然复声法,并无偿向全国各地病友推广——~~~
张海恭自创无喉自然复声法,并无偿向全国各地病友推广——~~~
     
2013年01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海恭自创无喉自然复声法,并无偿向全国各地病友推广——
有钱不赚,教无喉者重新说话
孙云
  出生于军人家庭、当过警察的2012年度“上海市自强模范”张海恭经常鼓励女儿:“认准了的事,永远不要放弃!”而他自己,正是一个不言放弃的硬汉。

  张海恭经历过一次喉癌考验,他在周围人打着问号的眼神中,不仅开创了利用食管发声说话的“独门秘笈”,还在周围人不理解乃至反对的声音中,义务辅导全国各地6000名无喉残疾人。

  17年来,有的助手退出了,“让张海恭一个人去做傻瓜吧!”有的学生违背他义务助人的初衷,在外开班赚钱,甚至撺掇张海恭拍虚假广告;有的残疾人学成后回来报恩,提出:“张老师,你让我干什么都可以。”17年过去了,人们眼中的“无喉侠”张海恭本色依旧——认准了,便不曾放弃。

  33岁“牙牙学语”

  1995年,33岁的张海恭突然不会说话了——因为患了喉癌,整个喉部被切除。那时,张海恭差点想结束生命。一个偶然的饱嗝,让他灵光一闪,开始琢磨用食管的“呼吸”产生声音。

  喉咙发炎严重时,很多人都会说不出话。张海恭没有理会旁人的疑惑,转而闷头苦练。终于,几个月后的一个夜晚,操劳一天的妻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沙哑、断续的问候:“老婆,你辛苦了!”

  33岁再“牙牙学语”,张海恭付出了比幼儿难上千倍的努力。如今,不认识他的人听他说话,压根不会想到,他没有喉咙。只有他摘下脖套,露出颈部一枚硬币大小的小孔,人们才会既吃惊又佩服,原来,食管上的这个进气孔便是张海恭的“鼻孔”。

  义务辅导“同命人”

  走出困境的张海恭,没有忘记无喉者的痛苦。他来到上海五官科医院等许多地方,帮助其他喉癌患者,把这套“张氏无喉自然复声疗法”发扬出去。

  全国有几百万名无喉人,如果申请专利并开展收费培训,经济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张海恭从一开始就定下规矩:“不收一分钱!”他深知无喉人失去工作、脱离社会的痛苦,“怎能利用病友的痛苦发财?”他还关照学生,辅导他人也不得收费:“做我的学生就不能总想着发财,我们要大家帮大家,钱不能买到一切!”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资助学生。学生中,学得最快的仅用3天便能开口,创下这个纪录的是从安徽慕名而来的小葛。小葛夫妇找到张海恭时,张海恭身体状况不佳,十分疲劳,家里人怕他过度操劳,想劝小葛回去。小葛跪下,用笔写道:“张老师,你一定要教我!否则,明年今日便是我的忌日。”

  张海恭收下小葛后,问徒弟住在哪里,小葛起初推托不答,后来才写出真话:“我们睡在火车站。”张海恭赶紧给他找了一个小旅馆并垫付房费。3天后,小葛学成返乡,张海恭还拿出500元塞进他包里。如今,小葛开了一家冷饮厂,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回绝30万元广告

  一位在手术后6天被迫离婚的女子慕名从广州找到上海。她用笔告诉张海恭,来沪前,别人说“免费学习是天方夜谭”。她不死心,找到张海恭时,身上只剩下最后七八元钱。张海恭说:“好人还有,站在你面前的就是!”

  他和妻子一起帮这名女子找了间小旅社并垫付房费,教了3天。女子掌握方法后返乡,一个月后打来电话报喜,几个月后又回到上海报恩:“张老师,你让我干什么都行!”张海恭这次却没接待她:“你马上就给我回广州!”

  如今,她成为吃“开口饭”的家教老师,逢年过节都要发来短信问候。

  很多次,利益就这样摆在张海恭眼前,他却从不为之所动。上世纪90年代末,两家药厂通过熟人请他拍广告,证明服药可复声。广告拍30秒,报酬30万元,张海恭一口回绝。至今,熟人还怨他傻:“当时,这笔钱相当于市中心的一套房子呢。”张海恭却从不后悔:“我不会说假话,否则,我要被全国300万无喉人骂死了!”

  赢得众人信赖

  不为利诱、不说假话的张海恭得到一致信服。医生碰到6次“逃出医院”的重症病人,请张海恭去做思想工作,说服这名病人尽快动手术;学员怕子女为遗产闹矛盾,请张海恭见证订立遗嘱。

  前不久,张海恭和同事一起去给沈老伯庆祝八十大寿。席间,沈家姊妹围着张海恭:“张老师,听说父亲请你作遗嘱见证,你见证,我们最放心!”原来,张海恭在多年前教过沈老伯3个月。教学期间,他们每周见一次面,张海恭把老人当成父亲一样尊重。2005年,沈老伯在一次活动上遇到张海恭,拉着他诉说自己担心身后子女为继承房产不和的烦恼。他说自己最相信张老师,请张老师做个见证。一周后,张海恭带着市聋人协会一名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见证遗嘱。至今,老人一家还与张海恭情深意切。

  去年,张海恭和助手仅在上海就收了20个徒弟,其中16人学会说话后重返工作岗位。今年,他们计划再培训五六十个学员,并筹建国内首家无喉者康复培训基地,帮助更多失去喉咙的人找回希望。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教育周刊
   第B16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7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8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9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0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1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B22版:人才
   第B23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4版:市场之窗
有钱不赚,教无喉者重新说话
小中宝康复出院快乐回家
纪勋智障生被业大录取
孩子小小心愿全都实现
今年更多区县将现无障碍影院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A24有钱不赚,教无喉者重新说话 2013-01-16 2 2013年01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