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持:吴国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马 丽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专家调查档案
当网络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网络展开的营销,也变得无孔不入,不知不觉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选择——从一部电影,到一只手机,甚至任何生活中会用到的产品。当你习惯了在网络上搜索商品信息,查看其他用户对商品的评价,然后再作出决定……你确信自己真的绕过了实体店里那些口吐莲花的促销员,作出了“正确”“理性”的决定?
【事件回放】
对于电影圈雇佣“水军”的现象,从事电影宣传策划的阿聪直言不讳,“现在很多行业都有‘水军’,电影圈也不能例外。大家都在雇佣‘水军’炒作,没有一家是干净的,你不做别人会做,别人会雇‘水军’来灭你。”
记者在网上联系到一家水军公司,以炒作一部电影的名义,问及需要多少钱时,对方回答得十分干脆:“我们可以在搜狐、天涯、猫扑以及各大视频网站上,在首页发新闻和回复,需要花2万元。要是你想在新闻网页、论坛、视频、微博这四个板块上炒成热门话题,需要花费十万元以上。” (来源:北京日报)
“水军”利用“内隐记忆”帮你做决定
2012年岁末,陆川成为了第一个公开承认雇佣“水军”的电影导演。事情源自《王的盛宴》首场放映后,影片在豆瓣和时光网的评分以惊人的速度往下掉。之后,陆川的团队发现,给《王的盛宴》打分的很多是影片上映第二天才注册的账号;很多不同的账号发的却是一模一样骂人的话,并且只攻击《王的盛宴》。意识到遭遇了“网络水军”后,陆川团队也雇佣了“水军”,与之对抗。
虽然大家对于“水军”早已见怪不怪,但是,陆川团队自曝雇佣“水军”为电影做宣传,用撕破脸的方式来公开这一“潜规则”,还是令很多网友吃惊。“水军”泛滥,他们是怎样影响着人们的决定?对此,马丽分析说:“岁末有很多电影在放映,走进电影院,摆在你面前可能有若干个选择,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选择了A不选择B?可能A在网络营销方面做得更到位,它让传播对象形成了一种内隐记忆,于是,在选择电影的时候,你不自觉地就选择了内隐记忆中熟悉的电影。内隐记忆在你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帮你做了一个选择,这是无意识下的一种选择。”
从众心理让人们“追涨杀跌”
对于网友们经常浏览的社交网络,吴国源也有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人们现在是谁也不相信,同时又什么都相信。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社交网络成为了人际交往系统的延伸,一般来讲,人们对于在社交网络中获得的信息,比较容易自动接受,而对于专门的广告,则比较容易忽略和反感。比如,在社区的论坛上,来自同一个住宅小区或者附近的人在讨论要买盐,你也会比较容易采取同样的行为。因为人们比较容易认同这样一个情况,‘在网上写文字的人,并不是专门为我写的,只是抒发了他个人的想法而已’,抱着这样的想法,人们就会比较宽容对待。当同样的内容被人们看到很多次的时候,人就开始从众了。”
心理学有一个观点,当人们做选择的时候,人们大多是根据“头羊”,或大多数“羊”的行动而行动,人们会认为这样是最安全的。即使有风险,这么多人上当,我只是其中一个,说明不是我的错。“可是,抱着这种想法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人们所谓的‘头羊’、大多数‘羊’,其实只是他自己所能观察到的那一小部分而已。”吴国源说。
在吴国源看来,网络营销的另一个特点——互动性,甚至能将普通消费者变成“水军”。“某部电影,当有人看了,或者是身边的人看了,甚至没有看,只是发表了一些看法,但是,这些观后感或者道听途说的观点,都会被他们自己在微博、论坛帖子里分享出来,这些网友其实就成了自发性的‘水军’。所以,一开始是被雇佣的‘水军’通过一些方式,引起大众的关注,之后其实是网友们自己把一个热点推上去的。”
以创下了国产片票房新纪录的《泰囧》为例,吴国源分析说:“当票房达到一定的量,从众心理中的追涨杀跌就会出现,于是,我们就会发现,报出票房8个亿后,没几天就突破了10亿。没有跟进的人都在跟进。”
“慢两拍”有助于理性消费
时值岁末,除了贺岁片争抢票房蛋糕,电商、百货商场等也都摩拳擦掌,以各种方式促销,网络营销早已经成了各行各业都不会放弃的手段。面对网络营销,消费者如何管好自己的钱包?
吴国源提醒说,无论哪种营销手段,主要都是在利用消费者的内在欲望来激起消费行为,特别是冲动性的消费行为。作为消费者,最有效的应对方式可能就是缓一缓再进行消费。“不妨等一等,等水军的轰炸过后,网友们自发的水军浪潮涌来时,自己的消费冲动降低了,也能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时,再做决定。在不久前的‘末日’到来的时候,网络营销竟能卖出‘诺亚方舟的船票’,甚至逃生设备。这说明,很多人真的是心理承受力不足,通过消费来使自己有安全感。”
有一个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这样写道:苏格拉底在一次路过市场的时候,看着人头攒动的市场说:“这个市场里有多少东西是我永远也用不着的,可是却有这么多人在买卖。”网络营销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如果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多一些评估,可能就会为自己的荷包省下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