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肿瘤被确诊时,已失去“一网打尽”的机会,“逃逸”的肿瘤细胞经现代手段仍无法发现,使得肿瘤治疗变得困难重重。以“斩草除根”为目标的各种疗法,不分“敌我”,过度使用反加速肿瘤发展。于是学界开始整体反思,2009年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Gatenby的文章,文中指出:“与其消灭肿瘤,不如控制肿瘤”。
2012年11月,“第三届国际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各国学者带来的观点不谋而合:“利用分子水平级的生物免疫治疗,可通过增加NK细胞、DC细胞、T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控制逃逸的肿瘤细胞的活性,从而消减肿瘤转移、侵蚀的能力。”
■比高精尖的技术更“智能高效”的是自体免疫
一组数据显示:1万个进入血液、淋巴液播散的肿瘤细胞,只有不到1个能够着床,大部分在机体抗癌性细胞因子的攻击下休眠或凋亡,这说明人体天生的自体免疫系统,比任何“高精尖”的医疗手段都更加“智能高效”。只是,各种因素造成的免疫缺陷或免疫衰竭,会使残癌的转移失去控制,就像打开手铐的罪犯一样。国际学者大声疾呼:“将以改善免疫缺陷为目标的生物免疫治疗纳入综合治疗范围,无论是追求生活质量提高还是生存周期延长,都十分必要!”
■肿瘤生物治疗,高度重视国际认可和临床数据
如何选择更有效、更安全的生物免疫方法,这也是“第三届国际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学术交流会”的重要议题。与会专家指出:服用菌菇类、动物类生物成分,都属于生物免疫治疗的范畴,但是选择时应把“分子量大小”、“国际认可”和“临床试验数据”放首位。据证实,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等国际权威的学术、医疗机构通过大量研究,肯定了小分子生物免疫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Na-ture(自然)》也刊载了其有意义的临床试验数据。
■“抗寒冬、迎春节”———肿瘤专家专题讲座咨询
专家提示:年关将至,持续低温造成患者免疫机能下降,从而降低对肿瘤细胞的控制能力。本周六、日9:30-11:30特邀“第三届国际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交流会”部分与会专家开办“抗严寒、迎春节”专题讲座,就治疗中遇到的难题专业解答,同时赠哈佛、耶鲁等世界顶级学府的科研资料。
联系方式:徐家汇漕溪北路88号圣爱广场2103室,电话:021-64869576、64869577;
北京西路1701号静安中华大厦204室,电话:62884229、400-6688-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