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面对空气污染时的健康防护和应急预案不能马虎。污染物细小,我们的应急减排、应急民生预案就不能太粗放,尤其是,面对空气污染,老百姓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也应该有细化明确的说明,别让人无所适从。
这几天全国大小媒体请来不少专家,教公众如何防护雾霾,本意是好的。不过到网上一搜,不免头晕眼花。除了口罩争议外,还有开窗争议、食疗争议等等,各路专家都是理论功底不凡,老百姓却不能自己去读个医学博士再回来判断谁对谁错。还望权威部门给个明白说法,拿出一套雾霾应急防护文本,否则,下回霾雾一来,老百姓又花钱费力空忙一场。
再想细一步,普及防护常识也不能光靠职能部门和媒体。不少老人每天一要出门买菜,二要找邻居晨练聊天;因此,也得把社区面对面的宣传、劝阻、服务工作一一列入。公园等晨练场所,也应有所公示,免得老人错以为一切照常,把园内浊雾当清新空气。对于雾霾天的户外作业、学校户外活动等,同样得有规范和抽查。对于减排责任,政府除了严查企业外,也要有细化规定把各部门公车限行管到位。
(新民网评论员,网址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