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组织急性感染产生红肿热痛是炎症的表现,说明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病原体进行剧烈斗争。近年发现有些慢性炎症并无红肿热痛,却与某些重要疾病的发病有关,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些慢性炎症往往仅表现在血循环中一些炎症指标上,如C反应蛋白升高等。
维生素B6是一种必要的维生素,它在日常膳食中含量不少。日前美国的《营养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认为血中维生素B6降低与慢性炎症有关。他们测定了2229名正常人,年龄61岁±9岁,女性占55%。维生素B6是测定血浆中5-磷酸吡哆醛(PLP),对慢性炎症并不是从临床,而是测血中13种与慢性炎症有关的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数,以及一些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及氧化应激的标志物等。将这13种标志物数据综合成为“炎症计分(IS)”。再综计分析PLP与IS的关系。
结果发现,IS最高三分位数的PLP与最低三分位数的PLP相比,相差十分显著(61比80纳摩尔/升),P小于0.0001。同样的,PLP减少者的IS较PLP升高者的IS显著增高。这关系在排除了摄入维生素B6量的因素后仍然存在。即使调整了C反应蛋白浓度后,其他一些炎症标志物仍与血浆PLP呈反比。
结合他们以前的研究,作者认为慢性炎症与维生素B6的功能降低有关。他们认为PLP在炎症过程中可能有2个作用,一是与色氨酸代谢有关,二是与丝氨酸羟甲基转换酶活性有关。但要用维生素B6来对抗慢性炎症以减少冠心病、糖尿病等,则为时尚早。但可启发以后开发新药或制定饮食中维生素B6的需要量。
美国营养及膳食学院的发言人对此研究告诫说:“读者不要看了此文就到保健品店去买维生素B6,因为鸡胸等瘦肉、鱼、各种豆类,以及色彩鲜艳的蔬菜如红辣椒和土豆等都含丰富的维生素B6。维生素B6对体内100多种酶的反应十分重要,主要是一些蛋白质的代谢。但是一个好东西过了头就有害。有些研究已经证明大量的维生素B6(每天服500毫克以上)可以引起神经损伤,致行走困难或感到刺痛。适量是好的,太多并不一定更好。要根据您的需要吃平衡饮食。”
此研究对我们的启发是:膳食中的维生素B6十分重要,不能缺乏。此文主要说明了它在体内生化机理上的重要性。因而我们要吃瘦肉,吃蔬菜,吃平衡饮食,切勿偏食,或者是靠吃药物来“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