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TVB道具公鸡碗走红网络
~~~TVB道具公鸡碗走红网络
~~~TVB道具公鸡碗走红网络
~~~TVB道具公鸡碗走红网络
~~~TVB道具公鸡碗走红网络
     
2013年02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碗永流传 撞衫创纪录
TVB道具公鸡碗走红网络
孙佳音
  昨日,网友“犀利的小七”在微博上发出一组港剧剧照,这些剧照虽然来自不同剧集,但却都有一个相同点,即剧中人物手持的“公鸡碗”,图片配发的文字笑言这个公鸡碗是“TVB第一道具”。截屏显示,包括《布衣神相》《蔡锷与小凤仙》《巾帼枭雄》《秀才爱上兵》《铁马寻桥》《名媛望族》《施公奇案》等15部热播剧中,不同演员穿越不同时代都手捧一个印有红色公鸡的瓷碗,图集最后附上吐槽——“这么多年你们TVB就这一个碗么”。此帖很快蹿红网络,被网友调侃为“一碗永流传”。

  香港无线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一向以节俭著称,除了刚刚找出的“公鸡碗”,熟悉TVB的剧迷在剧中总可以找出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场景,还有熟悉的服装。就曾有仔细的网友罗列出许多TVB剧的撞衫记录:蔡少芬在《洛神》中的戏服,多次与叶璇在《西厢奇缘》中的戏服撞衫;梁小冰1994年在《天子屠龙》中穿的裙褂,萱萱于1999年穿进了《骗中传奇》,到了2008年,邓萃雯又穿着它,摇身一变成了《巾帼枭雄》中的四奶奶。还有一件白毛衣,萱萱穿着它先在1995年出演《一号法庭》,之后又穿着这件毛衣在2001年出演了《流金岁月》。

  撞碗也好,撞衫也罢,TVB却有着长年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和好口碑。数据说话,足以证明“节省”并没有影响剧集本身的质量。

  TVB之所以会出现各种雷同,是因为每年会拍很多部剧,无论剧情、年代多有雷同,外景选择又大多局限在香港本地,“他们用的多是固定班底,所以撞衫实属正常。而内地电视剧由于体制不同,有很多公司在拍剧,不少班子都是临时组建,虽然也有固定合作,但时装戏一年一个样,故事也不同,所以服装留下来没啥用。而古装戏拍到类似年代的,能捡来重新用的衣服也极少。”有业内人士直白地道出了两地制播不同的模式。

  如果说,道具和服装的重复利用是因为工业流水线生产的优势,那么严控演员片酬以压缩拍摄成本或许才是TVB得以长盛不衰的真正秘诀所在。与此相比,如今10万元一集在很多内地制片人看来大概只能请到二线明星加盟。        

  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儿女情太长 演绎凄惨苦恋 角色大变脸 原著意境无存
一碗永流传 撞衫创纪录
差的装好不易 好的装差也难
另一种浪费
洋媳妇、女“本山”今晚亮相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6一碗永流传 撞衫创纪录 2013-02-19 2 2013年0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