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讲述了汤唯饰演的文佳佳在西雅图遇到吴秀波饰演的弗兰克之后,发生的一段夹杂着欢笑和温暖的异国爱情故事。故事的地点发生在西雅图,汤唯和吴秀波在片中也就少不了大量英语台词。其中,吴秀波饰演的弗兰克是一个旅居国外多年的人物,英语水平自然差不了。不过,在生活里自认英语不灵光的吴秀波,在拍摄中面对导演薛晓路为他安排的大量英文对白头疼不已,他唯有下苦功夫把台词一句句背下来, “我记得有一次,当我把一大段戏的台词都背熟了以后,导演和汤唯一商量,说这个戏需要改一改,我一听这个消息当时就崩溃了。”
英文不好的想说好了难,可说的好还要假装说的不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按理说,英语台词对于有过游学英国经历的汤唯来说算不了什么事,可电影拍摄的过程中,最令她烦恼的却恰恰是自己一口流利的“伦敦音”。这是因为,汤唯扮演的文佳佳是一个英语极其蹩脚、几乎不能正常交流的人物。影片一开头,就是初到西雅图的文佳佳面对海关人员的盘问一头雾水,只能靠几个简单的词汇“蒙混过关”,不得已时还要手舞足蹈地以唱代说。这样一个操着正宗“中国英语”、大胆泼辣的北京姑娘,让本来英语极佳的汤唯犯了愁,“因为我的(英语)口音根本就不对,不是文佳佳的口音。我怕我说不好,唯恐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我的口音上,当时我都快哭了。”因为怕语音上不符合角色的设定,汤唯坚持把每段台词都录下来再听,以便及时纠正自己“太标准”的发言,更好地诠释文佳佳这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