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港铁会推出各种各样的纪念票优惠票,如每年推生肖纪念票,今年蛇票不但吸引海内外游客以此留作游香港的永久纪念,连本埠居民,甚至持有充值卡者也心动,也要另买一份作为迷你收藏。
常言道“旅行,旅行,行是第一位的”。今年从小年夜到年初四,香港进出人次达818万,入境旅行者人次208万。弹丸之地的香港,去年为招财进“人”竟突破4000万,主要就是靠地铁来解决游人的“畅行”问题。港人没有自顾自,也没有乘机哄抬票价,反而推出诸类优惠票让人有挑选自由,比如适合家庭或团体的折扣票,也有诱你逗留在港的多天可通用的便宜票,不论港人还是非港人均一视同仁。其实优惠也好,便宜也好,就是促进多玩、多消费、多埋单,港铁一马当先为拉动香港的黄金周旅游经济,以及扩大“内需”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上海地铁年年在“长”,似乎比香港地铁更加四通八达。可是,我们有点儿重建设而轻管理,更不擅长创意经营。如果要管理出色,就要未雨绸缪,考虑到黄金周期间如何提供更主动更热忱更周全的服务;要知道外来游客之中,有未乘过地铁或不熟悉上海地铁规则的男女老少及不同素养人士,难免会出现懵懂无知、手忙脚乱、难以畅行的情况。
上海要创建国际旅游大都会,看来地铁首先要具备国际化的高水准服务才行。从香港国际机场出来的大部分人是乘机场快线到九龙或港岛,再换其他地铁线分流,因为对不会粤语英文沟通、不识香港道路、认不对站头的朋友来说,贸然乘公共巴士是“港道难,难以上青天”的。快线达中环终点,又设好多条免费面包车定时发送,送旅客和行李到各个主要购物美食地区或者下榻的知名宾馆酒店。至于香港三大玩乐胜地,迪士尼、昂坪360都有地铁可直达,十分便捷;海洋公园尚未有地铁线连接,则相对不爽。
上海地铁可借用香港的一个创意经营来促进旅游:香港旅发局王英伟先生曾给笔者一本由旅游达人编写的图文并茂手册,手册按横贯港岛的有轨电车站头,一一标出站点附近好玩乐、好美食、好买东西的“三好”场所,让你去自由畅游。上海这方面的达人估计不乏,如果上海地铁也能请他们编绘,或者与晚报旅游专版策划,按地铁站头编本“乘地铁玩转新上海滩”的手册,应该是颇有意思的。春节已过,说上面这些闲话,也许是“马后炮”。还有,借他山之石攻玉,自然只说好的,香港地铁并非十全十美矣。
姚荣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