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吕华琼收到了五年级学生王嘉颖爸爸的一条短信。这位细心的爸爸说,受感于孩子冬日栽种橘子果核,春季10颗果核均发芽成长之事,希望学校能留一片空地给毕业班学生植树留念,增加孩子的爱心及情感。在王爸爸的建议下,吕华琼和学校科学常识教师、美术教师一起设计了这场种植活动。“植物都是精心挑选过的。既要保证它的花期是在6月毕业时段,让孩子们能看到自己的种植成果,又根据花坛在校园内受光照的时间长短,分别选择了两种喜阴植物和两种喜阳的植物。要让孩子知道,只有合适的光照、水分,生命才会成长。”
记者在校园里看到,供五年级学生种植的花坛是操场和公共休息区的隔离带,花坛被设计成椅子形状。吕华琼说,平时放学时,学生会坐在凳子上等家长来接,经常背上的书包就直接搁在花坛上,把小苗小花压坏。“之所以选择这片花坛让孩子来种,也是希望能够通过他们包干种植的活动,养成他们的环境道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