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卫生是桩细致活,一般来说,男人似是不如女人做得好,即使文人也不例外。文人们并非不晓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但偏偏又大多不拘小节。名人大师不去说,那些个无名小卒也一个个中了邪似的,看似轻松,脑子却总是沉浸在奇形怪状的构思中,希望把自己的虚拟世界变成现实,免得虚度浮生,结果难免落得一身迂腐气。
比如我这个坐办公室的男人来说吧,外人看起来也还算清爽,可在太太眼里,我的卫生指数最多只是及格而已。因为我抽烟,身上难免有烟味;因为我头发洗得不勤快,袜子不是天天换,鞋子总盯着一双穿,所以缺乏清新的气息。
干体力活的男人境况更甚。他们的最大“软肋”在于出汗。在出汗这个问题上,世俗是很有偏见的。女人的肌肤叫“香肤”,女人出汗叫“香汗淋漓”,女人用来擦汗的手帕叫“香帕”,而男人们出的汗,则一概与这些修辞无关。尤其是那些干体力活的男人们所出的汗,则通常如《红楼梦》里的焦大身上冒出来的汗一样,被称之谓“臭汗”。这些男人的脑子是比较空闲的,但身上的负担却一点也不轻松。他们要凭自己的一身力气来养家糊口,而且希望让全家老小生活得好一点,所以操劳不停,出汗不止,哪里顾得上计较汗之香臭呢?
记得有一次出差去海岛,正巧看到一群操着外地口音的农民工上船,他们大多头发凌乱,脸上脏兮兮的。我倒没有躲开,只是心里想,我到了岛上可以住宾馆招待所,而他们可能连个宽敞点的住所都没有,也很少有个专门的洗浴间。这些个农民工肯定是干体力活的,出了汗却没有洗浴的地方,好的歇工后胡乱擦一把脸洗一下脚,有的则吃了晚饭就直接钻进了被窝,身上能幽香得起来么?
由此可见,男人们的卫生状况之所以糟糕的主要原因,一是过于沉湎于自己的所谓声名,二是忙于生计,而后者或许更为主要。所以想,男人们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还得首先从自身做起。如今,新生代的文人不再“之乎者也”地迂腐,农民工中也有不少学会了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潮流。
但是,并不等于要让男人们像爱美的女人一样变得香气袭人。男人们总得有男人的味道——这个味道,不是气味,而是品位。男人们果然最好把香烟戒了,多注意清洁卫生,多锻炼身体,倘若考究一点,偶尔搽些“古龙”香水也无妨;但是,九九归一,说到底,男人更需要修身养性,拒绝忸怩作态,远离小鸡肚肠。如今,不少上海人习惯把“腔调”一词挂在嘴上,而刚柔并济,大气豁达,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男人腔调”。
有腔调才有味道,男人们不必在乎太多,只要有了这样的味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