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程十发与“涛声斋”
刘希涛
  ◆ 刘希涛

  拜见程十发先生时,他已是声名远播的大艺术家了。那是上世纪90年代,我在《城市导报》任副刊部主任。《城市导报》原名《中国城市导报》,报名题写出自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先生之手。后改名《城市导报》,为我学生王伟家(当时还是业余书法爱好者)所写。大约用了一年多,报社编委会讨论拟请著名书法家周慧珺先生重新题写。原文艺副刊《长街》恢复《不夜城》刊名,拟请海派书画艺术大师程十发先生题写。

  这题写副刊刊名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我的身上。

  当时我和程先生并不熟,得有人介绍才行。首先想到我的老邻居,1944年和我同年生人,1960年入上海中国画院,师从程十发、樊少云等名师学画的毛国伦先生。其次想到的是我部队老战友(有“战士画家”之称),程十发的弟子赵竹鸣先生。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就在报社编委会会议结束的当天,竹鸣来报社送稿,我便和他说起请程先生题《不夜城》刊名之事,竹鸣一口答应,让我等他消息。三天后,我按竹鸣告知的地址,来到位于延庆路141号一幢老式花园洋房的二楼,拜访程先生。

  程先生戴了一副阔边玳瑁眼镜,一脸笑容地和我握手。知晓我的来意后,他让我稍坐片刻,便走进画室。一会儿,就把题好的“不夜城”拿了出来,笑容可掬地问我:“你看行吗?”“行,行!”我连声称谢。

  本想请先生再为我题个斋名的,可话到唇边,又咽了回去。这是报社让办的公事,提个人要求,觉得不合时宜。

  事后,我把这一想法和竹鸣说了,他说:再找机会吧。

  又过了半个月,竹鸣给我送来了程先生为我书房题写的斋名“涛声斋”,让我如获至宝。竹鸣告诉我,程先生说你上次没开口,是个老实人,他让我代向你问好。

  程先生的谦虚豁达,宽厚随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宽厚仁慈、睿智诙谐的程先生,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他虽已驾鹤西去,可他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个奇异而深邃的艺术世界……他那领异标新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理想,必将激励新一代海派画人承上启下,发扬光大!

  一次,有机会去枫泾,特地去看了程家祖居。因有过那么一段短促的交往,瞻看时,似乎感受到一代大师幼时成长的脚步,觉得特别亲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防控H7N9禽流感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人才
收集退函、错寄封
清代酒杯上的回文诗
金珀非金 手钏非串
程十发与“涛声斋”
秦山神路拣石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B10程十发与“涛声斋” 2013-04-07 2 2013年04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