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集蛋杯
童孟侯
  ◆ 童孟侯

  数年前我收到第一个蛋杯(图左1)的时候,竟然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大红色,意大利产,中间有个圆形凹陷,外围有一圈凹槽。我以为这是一个烛台,便把一个扁扁的带铁壳蜡烛往里面一放,大小合适,也很温馨。

  我相信大部分读者对蛋杯也很陌生。

  中国人早餐喜欢吃个白煮鸡蛋,往桌面上这么扑的一敲,然后剥开,蘸些酱油吃。

  以前的欧洲人早上起来也喜欢吃个鸡蛋,然而吃法考究了:先是把生鸡蛋放到一个叫鸡蛋开口钉的器具上一按,蛋的底部立刻扎出一个非常细的洞。据说这样做是把蛋里的空气释放出来,鸡蛋煮时才不会裂开。然后,才把鸡蛋放入锅子里和冷水一起煮。水沸后煮三到五分钟,然后关火,让鸡蛋放在热水里闷。再过一会儿,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此时的鸡蛋不像我们煮的蛋,光光的,软软的,有弹性。法国人英国人煮过的鸡蛋有点像豆腐花,半生不熟。他们把鸡蛋放入蛋杯,然后用专门的小勺子笃笃地敲鸡蛋的顶部,直到顶部可以剥出一个小口子来。然后,他们拿起精致的盐瓶(图左2不是蛋杯,是一个鸡蛋型的盐瓶),把盐撒入自己的右掌心,放下盐瓶,用左手在右掌心里拿起些许盐,慢慢撒入鸡蛋上端的口子里,然后用小勺子舀着稀稀的鸡蛋吃。蛋杯和小勺子一般都是银的。

  为什么要吃得那么复杂?不为什么,习惯。

  我收集的这个扁扁的蛋杯不是银的,而是瓷器的。因为用了几十年,外表很润泽了。

  我收集的那个像酒杯一样的蛋杯(图左3),是我在伊朗的一个小镇里买的,陶的。如果不是店主在蛋杯里放一个同样用陶土烧制的“鸡蛋”,我还真不知道它也是一个蛋杯。蛋杯的造型有明显的波斯风格。那个“鸡蛋”被染成喜气洋洋的紫红色,就像我们中国人生儿子给亲朋好友发喜蛋的色彩一样。

  我收集的那个不锈钢的蛋杯(图左4)是我在新西兰一个叫哈密尔顿的小镇上淘来的,只用了半块欧元。虽然它是瑞典出品的,但我估计是现代商品,因为在一个世纪以前,还没有不锈钢,至少还没有不锈钢的蛋杯。

  我收集的最精致的蛋杯应该是那只有盖子的蛋杯(图左5),英国的名牌产品,是我在美国达拉斯的一个古董市场买的,9美元。杯身上画了一只雄鸟抓到一只虫子,正点头哈腰向一只雌鸟献殷勤,准备把虫子送给雌鸟吃。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它是蛋杯,只觉得带回家放一点烟丝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眼下,欧洲的年轻人已经不喜欢用蛋杯吃半生不熟的鸡蛋了,喜欢吃炒蛋,喜欢吃西班牙蛋饼,还有“日月蛋”(也就是我们吃的那种下面熟上面生的荷包蛋)。如今,只有到欧洲超五星级的宾馆里,才能吃到正宗的用蛋杯盛的鸡蛋。

  蛋杯正在大步退出历史舞台,它们将会成为一种收藏品,或者成为欧洲贵族的一种难以割舍的记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海上名家/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收集蛋杯
老糖纸的“甜蜜”记忆
彭雄题记摩崖石刻
花钱上的“家训箴言”
我的个性化邮票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收集蛋杯 2013-05-11 2 2013年05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