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是国家名片,集邮多年,我知道我国从2001年8月22日开始试办个性化邮票。听到此消息,我是蠢蠢欲动,我曾致电邮政部门询问详情,答复是需印制500版以上,换言之,要花1.5万元左右,更重要的是省级以上重大活动的代表、嘉宾和劳模人物才符合条件。后来,“个性化邮票”门槛降低,专家学者、劳动模范、企业家、演艺界人士、知名节目主持人等等均可以申请将自己的形象印上票面,印刷数量也降到100版以下,即使这样,我辈还是只能与个性化邮票无缘。我乃一介平民,无论从哪方面说,我都不具备制作个性化邮票的资格。
谁知道,我偏偏有了一次获得将自己照片印在个性化邮票上的机会。事情是这样的:
2005年4月15日,上海邮政局在报刊发布告用户书,让用户对邮政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我想到给我送信的民星路邮局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工作一贯认真负责,有时我收到别人寄给我的较厚的报纸、杂志,他从不会硬塞入信箱,而是按门铃让我来取,如家中无人,他会进行第二次投递。2005年1月,我迁入新居,一时三刻无法全部通知到有关单位、有关人员更改通讯地址,小伙子让我写了个说明,自此以后,我寄到长海二村的信件都会转到我现在居住的地址。于是我给上海市邮政局写了封表扬信,我说:“虽然我已不再在长海二村居住,我还是愿意写信表扬这个小伙子。”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这年邮政日(5月17日)后的第三天上午,我接到邮局电话,恭喜我获一等奖,奖品是制作个性化邮票,并说在半小时内上门来取照片。简直是喜从天降,我都不相信这是真的,由于我搬入现址不久,照片放何处,还真一时半晌找不出来,正在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突然想起不妨现场制作。那天真是巧极了,女儿因下午出差而在家,我赶紧换好衬衫,穿上西服,下面穿的睡裤,让女儿用数码相机给我拍了几张标准半身照。等我将照片复制到软盘,门铃响了,邮局同志上门来取照了。当我签下“制作个性化邮票的授权书”时,我真真切切感到这一切都是真的。我后来知道,是时任上海市邮政局王观锠局长亲自决定,让10个一等奖用户享受与奥运、世乒赛体育明星一样的待遇。我是个集邮爱好者,我知道个性化邮票的价值,那是用金钱买不来的,能享受这样的待遇,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
望着个性化邮票《同心结》,我的半身照印在邮票边上的附票上,我都不相信所有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五版个性化邮票其票面价值并不高,也就是80元,可它的价值却是无法估量的。更重要的是,我走进了个性化邮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