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指挥体制
按照防卫省现行体制,自卫队最高长官是统合幕僚长(相当于他国总参谋长),承担两大职能:在军事专科方面辅佐防卫大臣和具体使用自卫队。共同社援引防卫省相关人士的话称,鉴于自卫队统合幕僚长的工作量激增,防卫省打算新设“统合司令官”来分担其工作。
据日本《军事研究》杂志介绍,即便只动用陆海空三大自卫队中的任何一支,防卫大臣的指令也需通过统合幕僚长来执行,类似中国明朝的“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的关系。而防卫省希望新设的“统合司令官”将分担统合幕僚长的部队运用任务,成为“三军司命”。
有日本军事专家称,日本在1954年设立“统合幕僚会议”的目的其实就是想效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体制,但“照猫画虎”的结果是,只有框架,却没领会要领,因此才在2006年搞出一个“统合幕僚监部”。从2009年8月1日起,统合幕僚监部正式统领自卫队作战及情报工作。自卫队指挥体制演变为:首相-防卫大臣-统合幕僚长-陆海空自卫队幕僚长-陆海空自卫队。统合幕僚长为上将军衔,由陆海空自卫队上将轮流担任,现任统合幕僚长是被称为“最亲美派”的岩崎茂(航空自卫队上将)。
自从2012年1月坐上统合幕僚长的位置后,岩崎茂就提出改革军令系统的设想,试图把统合幕僚长定位为防卫大臣的最高军事顾问(类似美军参联会主席),对部队的命令权则“下放”给“统合司令官”。
推动“全面美化”
美军目前的指挥体制是:国家最高指挥当局-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军种部-作战司令部。尽管在美军指挥体制里没有类似“统合司令官”的职位,但毫无疑问,日本一直在试图建立类似的指挥链。
对日本来说,“最高指挥当局”就是首相和防卫大臣,日本在把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后,就差与美国作用相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参联会。在安倍晋三的上一次首相任期内,就力主成立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取代有名无实的“安全保障会议”,但由于安倍匆匆下台而不了了之。如今安倍卷土重来,筹建NSC的步伐再次加快。今年2月,日本政府就成立NSC一事召开首次专家会,NSC组建计划正式启动。接下来改革统合幕僚监部也是早就计划好的。
在部队建设方面,自卫队加紧向美军靠拢。也是在安倍的上一次首相任期内,为与美军的军衔制度接轨,自卫队曾推出改革新招,增设“准将”(设准将是西方军衔制的鲜明特点)和“上级曹长”(对应美军的军士长)两个军衔。
此外,在美军中,海军陆战队被称为“万能部队”,无论作战,还是保护使领馆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因此,就有日本军事专家呼吁组建日本的海军陆战队。6月15日,紧跟安倍指挥棒的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就表示,日本自卫队有必要参照美国海军陆战队组建水陆两栖部队。
在演习训练方面,日本自卫队广泛接受美军训练。自从2011年把“岛屿防卫”作为工作重点之后,日本就频繁派遣自卫队前往美国接受训练,或与美军在日本周边举行联合演习。最新的美日联合演练是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黎明闪电”夺岛演习,演练科目是垂直登陆两栖作战。海上自卫队出动登陆舰“下北”号,携带陆上自卫队的直升机和部队,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直升机配合进行模拟夺岛演习。日本自卫队如此兴师动众,无疑是想学习美军全套垂直登陆本领,以便在未来岛屿争端中有所依仗。
需要强调的是,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已向安倍政府递交新的《防卫计划大纲》建议草案,直白地提出“先发制人打击敌方基地”的进攻性举措。军事专家指出,冷战期间,日本军事部署重心在北海道,如今日本已将部署重点转到西南,随着这种转移的加快,日本军事战略的“攻守一体”色彩已非常浓重。
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