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制A-10的唯一劲敌
苏-25是苏联为满足“近程对地支援”作战而开发的机型,原型机于1975年2月22日首飞,1978年投产。苏-25早期衍生型号包括苏-25UB双座教练机、苏-25BM拖靶机和简化的苏-25K(出口型)。之后,又出现了苏-25T与苏-25TM(出口型称苏-39)。苏-25问世后,参加过多场战争,与美制A-10攻击机一样经历了实战的考验。阿富汗战争期间,苏军用苏-25压制神出鬼没的游击队。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用苏-25对付采用“人海战术”的伊朗革命卫队。1993年,阿布哈兹分离主义者曾以苏-25攻击格鲁吉亚政府军。2001年,马其顿空军以苏-25镇压阿尔巴尼亚族叛乱。在非洲,科特迪瓦、乍得、苏丹等国的内战中也不乏苏-25的身影。
最能彰显苏-25威力的战事非南奥塞梯战争莫属。2008年8月,格鲁吉亚空军用苏-25执行对亲俄的南奥塞梯地区首府茨欣瓦利的空袭,俄军则同样以苏-25回击格军后勤中心哥里,甚至对位于第比利斯的飞机制造厂进行轰炸,要知道那里可是苏-25的诞生地,至今仍保留着苏-25KM“天蝎”强击机的组装生产线(该机由格鲁吉亚与以色列合作研制)。战争期间,俄军损失3架苏-25,全是被格军使用“山毛榉-M1”地空导弹击落的,俄军也摧毁了3架格军的苏-25,所用武器竟也是“山毛榉-M1”。
不容乐观的机群现状
时至今日,俄空军大致上仅剩下单座苏-25和双座苏-25UB,以及苏-25BM拖靶机。此外,俄空军还曾接收若干苏-25T反坦克型强击机,该机曾在车臣战争中获得良好的作战效果。俄空军已对苏-25机群进行裁减,剩余战机悉数由混编强击航空兵团操作,少量陆基双座型苏-25被修改成苏-25UTG舰载机,作为“库兹涅索夫海军元帅”号航母的舰载教练机。
目前,各型苏-25飞机的总产量超过1000架,其中约245架被编入俄军序列(包括10架由海军舰载型)。苏-25系列的最终性能升级型——苏-25SM的研制工作也早已完成,该型机配备“矛枪25M”雷达、SUO39火控系统、新型导航计算机、新型电子干扰装置等装备,2001年8月开始服役,俄空军计划升级80架苏-25,但受限于经费短缺,迄今只完成30余架的改装。
随着俄军力复兴,据传俄空军计划购置新型强击机,希望该机能在2020年服役。该机将配备先进雷达与航电系统,并采用隐身技术,且具备常规短距起降能力。
毕晓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