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孙科别墅:风格混合、意味独特的古堡
进入20世纪30年代,邬达克正同时精心地设计并建造着两个不同的建筑,对他来说,一个是用来安放他及家人肉身的自家别墅;另一个则是用来安放普天之下一切不安心灵的慕尔堂。肉身重要,但不是绝对重要,心灵呢?心灵却是生命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笃信宗教的。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邬达克遭遇了资金方面的危机,尽管缺乏更多资料来详尽解说这次危机的严重性,但我们知道,倘若邬达克放任危机持续下去,那么,他便无法将自己最心爱的建筑形式之一的慕尔堂圆满完成。
在这生死攸关之际,邬达克的一个中国朋友向他伸出了援手,中国朋友便是其时中国政界的一个著名人物,他叫孙科,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长子。历史同样没有详尽地记录这次援手的种种细节,但历史确切地记载了这样一个事实:为了感谢这次援手,邬达克先生将原本用来准备自己居住的那幢别墅,以几乎是馈送的价格转让给了孙科先生。
于是,诞生于1930年的这个古堡般建筑在城市地图上便不再标名为邬达克住宅,而是孙科别墅了。
写到这里,有必要说说1930年的孙科了。那个年份,这个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生,已经作出了自己将如何站队的抉择。
在这之前,作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这个男人,他先后担任过大元帅府秘书、广州市三次市长以及国民党常务委员和国民政府常务委员。自伟大的父亲去世之后,他追随着那个因刺杀清摄政王载沣而名噪一时的汪精卫,对同样是父亲最忠实的学生之一的蒋介石却是有些不以为然的。也因此,当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清共”时,他一度与汪精卫的班底一起在武汉保持了一段时期的沉默。随后,这沉默便打破了,他跟随汪精卫一同作出个人命运上的最重要的政治抉择,由此,他获得了南京政府中的一个位置。
那么,这是幢怎样的建筑?邬达克赋予它的又是怎样的一种风格而讨得了南京国民政府的铁道部部长的欢心?这么说吧,孙科别墅的形态,局部使用的是古典主义的对称手法,整体则是现代主义的非对称布局,正是这样的构思,让人们看到了随机应变的邬达克正从1930年的孙科别墅大踏步地走向8年后的吴同文别墅。
现在,让我们穿越,穿越到1949年的某日,那个时候,拉斯洛·邬达克已经离开这座城市有整整两年了,他似乎已经直觉到倘若他守候在这里,等待他的不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那么孙科呢?在经历了双堆集等三次决定性战役之后,那个时候,国民党与它掌控的政府,因了无可挽回的腐败而不可遏止地腐烂下去,等待它的只能是覆灭的命运。作为这个政党中的一个要员,孙科对这样的覆灭应该是痛心疾首的,要知道,他是这个政党创始者的长子啊。1949年,在彻底覆灭即将到来的前夜,孙科将自己的住宅卖了出去,随后,带着太太、儿女前往当时属于英帝国管辖的香港。
下面发生的一切不是孙科可以预料的,同样,也不是邬达克能够想象的,历史,它的表达不仅是出其不意的,也时常在必然之中充满了偶然。现在必须来到1953年。
从1953年到1997年,孙科别墅作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办公之地。改变发生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2003年起,生物制品研究所自行斥资,参照老照片,以最严肃的态度修缮起了孙科别墅,尝试将1930年营造而成的这个优美空间作一次彻底复原。胡建平在孙科别墅的彻底复原的工程中功不可没。
2006年,当孙穗英再次回到故居,站在那焕然一新的孙科别墅,她知道胡建平这个人吗?知道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自2003年以来对这幢建筑的保护所付出的心思、心血吗?或许,她全不清楚,不过,重要的是,当她又一次回到自己的老家,脸上的快意和欣然已经说明了许多。那么邬达克呢?在1930年,当他站在自家别墅门口,看着马路对面的孙科别墅是否会有这样的意念呢:美的建筑,有着远比意识形态、政权制度更不要说寻常的肉身更为悠久的生命力了,当同时代所有的一切都消失在星空下之后,美的建筑却还穿越着时空耸立在下个或再下个时代的人们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