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心理教师陈来秀给小学新生家长们做了若干提示。
生活作息应提前适应
首先就是孩子每天的起床时间要向开学后的时间靠拢。一般进校时间是7时40,家长可以据此推算出孩子的起床时间。暑假期间要有意识地缩短孩子午睡的时间,8月下旬就不要安排午睡了,以使孩子的生物钟和小学生接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晚8时入睡。开学后最好能在家用早餐,最忌送学路上边走边吃,这样既伤胃又不卫生,还不太文明。
合理安排活动与学习
早晚天凉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学习不仅限于做算术题、弹琴、练字,更应该包括让孩子做个生活中的人。让孩子吃五谷、知世事——动动手整理房间、擦灰吸尘、洗菜淘米、剥豆拣菜、洗碗擦桌、擦席子叠衣物……做这些事,累不坏孩子,倒也有不少的体力消耗。对孩子来说,更多的是能获得一种新鲜的乐趣、培养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别随便打断孩子的话
家长应该尽量多和孩子沟通,尤其对于男孩子,更要注意他们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家长要注意对话方式,记得多听和积极回应,不要自以为听懂了就习惯性地打断孩子的话。希望家长能耐心等待孩子把话说完,多和孩子确认他的真实想法,如:“我听下来你是想说……,对吗?”既帮助他理清言语思路,又让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如果时间允许,请和孩子面对面交谈,教会孩子谈话时注视对方的鼻梁或者第二颗纽扣的位置,养成谈话时关注对方的礼貌的习惯。当孩子的语言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警觉,这可能反映出他的逻辑思维出现了问题。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