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姆蒂漫画的总体意趣是:虚拟的图像,隐藏着丰富的内涵。值得介绍的有两幅作品。一幅题为“胜利之后”的画,特别发人深省。当读者将视线落定于画中军人的血手时,心里会陡然一颤,因为“美丽的东西被打碎了”……这幅画或可视为广为流传的二战著名照片“胜利之吻”的“野蛮版”,虽然它肯定不再承载传达爱、浪漫、和平与未来的真谛,却能激发起千千万万人的反战情绪。另一幅“好声音”,画面中描绘的是一群秦俑士兵戴着耳机聆听音乐的场景,简洁的画面,传递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两幅超时空、超现实的漫画,很确切地表达着合乎逻辑的思想主题,是难能可贵的优秀画作。
或许是以色列人文环境的造就,专攻于情爱类长篇漫画小说的萨姆蒂,其深沉、敏感的忧患的心理在自己画作中亦是表露无遗。在《灭亡》、《肉体的故事》书中,他喜爱用赭绿的色调、微妙的文字,由“想象行为”叙述里,将人际遭遇、男女恋情尤其是处于“迷离状态”下女性的错乱性情和心理,描绘得细腻、生动。曲折离奇的情节,潜意识的情爱,让人无意识地深入其中,这便是萨姆蒂漫画小说受人瞩目的原因。画家去年曾携带《灭亡》中的几幅画稿来华,参加“漫画及动画电影节”。这部漫画书,画家巧借矛盾,在一个狭小的时空里,展示四位陌生室友之间相互依存、你我倾轧的关系。萨姆蒂现已筹集到了出版《灭亡》续集的资金,不知在下一集中,萨姆蒂笔下的这帮室友究竟还会掀起多少波澜。
作为80后的萨姆蒂,小时候就沉醉于漫画。学画时有幸成为以色列著名漫画家乌里芬克的助手,这使他少走了不少弯路;20岁不到他便出版了两部漫画书,其中一本以科学为背景的冒险故事为他事业奠定了基石;服兵役后他有机会来到了美国纽约,这些年凭借其“超现实”带有意识流风格的画作而囊取了不少奖项,特别是“最佳美国漫画”“大古尼基塔·意大利卢卡漫画”是对他最高褒奖,如今他已成为布鲁克林小有名气的漫画家。
金建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