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广发“英雄帖”~~~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广发“英雄帖”~~~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广发“英雄帖”~~~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广发“英雄帖”~~~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广发“英雄帖”~~~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广发“英雄帖”~~~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广发“英雄帖”~~~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广发“英雄帖”~~~
     
2013年09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广发“英雄帖”
为11000米深潜器寻找“母船”
马亚宁
  本报讯(记者 马亚宁)深入7000米海底的“蛟龙”号圆满完成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科考任务,正搭载母船“向阳红09”启程归国;而上海科学家梦想中的11000米海底深渊深潜器也正在一步步驶出“蓝图”。昨天,曾任“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现任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广发“英雄帖”:为已经全面启动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的11000米深潜器,寻找一条母船。

  挑战载人深潜极限

  随着“蛟龙号”载着科学家们前往最深7000米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中国科学家们又雄心勃勃地计划着探索更深邃的“海洋地心”——最大深度超过万米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曾为“蛟龙”号付出十年青春与心血的崔维成,为了尽快实现打造万米级中国深潜器的梦想,毅然辞去“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的职位,离开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的亲密团队,于今年3月来到上海海洋大学再次“创业”——组建我国首个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该中心致力于研究地球上37条超过7000米深的海沟内深渊生态学、深渊生物学和深渊地质学。更为重要的是,中心将陆续研发万米级的着陆器、万米级的无人潜水器和万米级的载人潜水器,再搭配一条千吨级小型科学考察船,预计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

  寻找“重量级”母船

  中心主任崔维成透露,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人员队伍已经基本组齐,现在开始全面的载人潜水器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工作。根据计划,希望2014年底研制出着陆器,2016年底前研制出无人潜水器,2019年左右研制出载人潜水器。“这些设备需要一条3000吨级以上的专用母船,形成一个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我们希望今年能找到这样的一条船,明年进行改装设计,后年进行改装。2016年母船能够为着陆器和无人潜水器作海试保障。”

  考虑到国家立项周期太长,同时也为了节约成本,中心设想利用现有的海洋工程工作船、渔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等旧船进行改装,旧船要求吨位满载排水量大于3000吨,船长大于80米,船宽大于15米,艉甲板长度大于18米,航速大于12节。“旧船可采用冠名捐赠、购置、租赁、合资经营等多种方式合作,希望有愿望合作的朋友及时联系,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为海洋强国建设出力。”崔维成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读大学,月消费700元是底线
亚洲最年长肺移植患者二次重生
轨道专业大学生 四年学习不离地铁
为贫困学生圆篮球梦
本市新增5所市示范性幼儿园
“阳光社工”微电影在沪首映
为11000米深潜器寻找“母船”
东海观音寺设基金助先心病患儿手术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5为11000米深潜器寻找“母船” 2013-09-21 2 2013年09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