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一个桥段,唐伯虎为了追求秋香,一门心思要去华府当下人,为了博取石榴和秋香的同情,争取到唯一的名额,他和另一名“应聘者”比谁惨,甚至不惜一棍子敲断自己的手臂。
如此无厘头的电影情节,日前竟然发生在沈阳一所大学内。在认定贫困生资格的环节上,每位提交申请的学生除了要上交贫困认定材料外,还要在同学面前将自己贫困的家境和盘托出,接受投票选举,得票最高的前5名才能获得资格。校方称,这样做是为了公平公开。
让贫困大学生一个个站上讲台自揭“伤疤”,当众“哭穷”,最终投票选出“最穷”,这种方式真的公平吗?合理想象一下,有些贫困学生本就好强不服输,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多说自己的家庭情况以博取同情,如果站在台上的人寡言少语,得到的票数自然不如那些愿意多讲的,若因此就剥夺其获得助学金的资格,这才是极大的不公平!
校方若想避免“拿着助学金的学生用iPhone”的尴尬,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更灵活的方式来认定学生的贫困情况,比如参照学生校园卡在校消费行为,做学生民主评议,参考班级同学评价,甚至每年暑假抽取部分困难生进行家访等。
当众演讲、接受投票,以选美、选举的方式来认定贫困等级,是对学生自尊心的践踏和伤害,我甚至还从中嗅到了一丝“居高临下”的味道。这样简单、粗暴、不人性化的操作方式竟然出现在象牙塔中,实在让人遗憾。
如今在一些慈善活动中,为了尊重受助人,主办方都会保护他们的隐私,甚至拒绝媒体的采访。华东师范大学“慈善爱心屋”为了维护贫困学生的尊严,采用“淘宝”式申领方式,学生直接在网页上选择所需物品,经审批后,持校园卡就能领取了。这一方式取代了大张旗鼓地上门送钱物,从“被动接受”变为“自主选择”,“静悄悄”的温暖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维护了贫困学生的尊严。(相关报道见A18·早间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