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望与遐想
殷健灵
  殷健灵

  十八岁以前,我一直生活在一个既不像乡村也不像城市的地方。那是一个大型的钢铁企业,一个封闭的社区。那里靠山、临江,省际公路像一条笔直的手臂伸向远方。公路的那一边,便是广袤的农田。

  我是父母唯一的孩子。一个人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张望和遐想。推开木格子窗,可以一览无余地望见远处山的轮廓,农家的房顶上炊烟袅袅。一片烟岚中,仿佛能望见山的那一边。那一边的图景均在我的想象中,车水马龙,房子、人群,还有花海、纵横的道路。

  倘若视野受限,我依然有自己的办法张望。躺在被窝里,被窝就是我的探险山洞,用手指“走路”,走过迂回曲折的皱褶,沿着洞口探进的光束,走向山洞的深处。我轻声给假想的人物配音,胡编乱造不成逻辑的故事,满足自己的白日梦。稍大一点,开始把白日梦付诸实践。在卡纸上描画、涂色、剪裁,做房子、做人。房子有屋檐,墙上贴墙纸,再画上应有尽有的家具。至于那些纸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每一个都赋予名字和独特的身世,它们之间的故事,统统依着我的心情和想象,缠绕、交错、变化多端。

  童年和少年时的阅读生涯短暂而有限。对我来说,阅读的感觉总是让我想到一些熟悉的体验——张望一座山,去想象山背后的情形;凝视一粒微尘,却惊讶地发现细小的灰尘里也可能埋藏着说不清的秘密。我迷恋那种“穿透”的体验,以及神思游荡、陷入冥想的快感。

  很多年以后,才听到一句话:“身未动,心已远。”想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那段日子,始终处于神游状态。身外的世界对我来说辽阔而苍茫,那里蕴藏着无数难解的谜;即便是小小的自己,亦有那么多没有看清的真相;至于未来,我曾无数次的遥想,遥想的那端正开启璀璨一片。因此,尽管身处一个狭小逼仄的地方,我的年少时光却宽广得足可以信马由缰。现在回头看,那段时光五色缤纷,比以后的任何一个生命阶段都要丰饶、曲折、耐人寻味。即便日后遭遇种种不如意,甚至也有过不去的时候,生命初始奠定了的暖色基调成为我往前走的动力。

  只是,在我年少时,并不清楚地知道还有“儿童文学”这样一种美丽文体的存在,更不知道这样一种文学是以独特的方式向我这个年龄的孩子讲述身处的世界和即将展开的人生的。上大学以后,当我在无意中开始接触到这种美丽的文学,并且也开始写的时候,很自然地,便回想起小时候那段长长久久的“张望与遐想”的时光——总是想看得更远一些,总是想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总是把最美好的期待放到可以够到的远方。当然,我还想真真切切地向孩子展示这个世界的模样,了解人生的种种美好以及无奈。还有,一个人靠着什么力量把自己的路走得踏实、安心并且坚定。

  有那么一刻,我想象小时候那个爱张望与遐想的“我”,若是读到我现在笔下的文字,会作何感想呢?当然,无法想象,也没有答案。我把回答的权利交给读我书的正当年少的读者。

  十日谈

  我写童书

  明起刊登一组《科普先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市场之窗
   第A2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阳光天地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广告
上天,入地,下海
小草颂
雪山(国画)
鹧鸪天
年轻
张望与遐想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张望与遐想 2013-11-26 2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